北大是当下所有思想交汇之地,除了与夏元瑮研学数学,以及被他拉着翻译安斯坦*的著作之外,裕溪龄多有旁听文科那边的演讲,这群教授不遗余力地推行着自己的思想,不可谓不百家争鸣。

    但是文人总会有“不符合”他们文人身份的一面,比如讨论着讨论着便吵起来,又比如互相扔东西,就差没把对方的祖坟掘出来曝晒三日,可裕溪龄却觉得这样的“讨论”没什么坏处,甚至觉得有意思。

    有多少次她都想在旁边摇旗呐喊:快些打起来!

    “溪龄,你现今对物理感兴趣了吗?”夏元瑮已经在座位上校对稿件许久了,脖子有些酸硬,合了钢笔帽站起身锻炼着身体,见裕溪龄还在他的办公室中做数学题,便问起裕溪龄对物理有没有兴趣。

    对夏元瑮来说,但只学数学有些太干了,就像是一个人,只有骨架,能被骨头带动着走路,在数学能力友谊的基础上研究物理,这样才填上血肉,就像外语,学起来就是一个人工具,到底还是要用这个工具去读书的。

    “其实已经有点感觉了。”裕溪龄在图形上标记了一下,随后抬起头,回答夏元瑮的问题。她来了便被北大的理科学长夏元瑮带在身边,而夏元瑮又是学物理的,裕溪龄便一直被动沉浸在物理的海洋。

    “哦?对哪部分比较感兴趣?”夏元瑮当然想让裕溪龄能好好学学物理,而不是去田间地头上搞生物。

    “安斯坦说: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具体说说。”夏元瑮回国之后,一直致力于将海外的物理著作以及前沿论文翻译成中文,自然知道质量和能量互相转化这一理论。

    “我看人烧柴火,木头扔进去留下一堆灰,如果转化完全,那想必能释放更多热能,我们就可以用更少的木头做更多的事情了,同样的,不只是热能,其他的同理。”夏元瑮明白裕溪龄的意思,物理研究的无非就是力热声光电,如果全都可以无损地运用,那他们的生活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很难哦。”夏元瑮打趣道,北大的学生们在物理方面并没有什么突破,现在国内试验的设备和资金都不充沛,他们只能跟在欧美的顶尖物理学家后面,分析他们的作品。

    “难了就不去做了那就完蛋了。”裕溪龄回答道。

    “现在国内没有研究你喜欢的学科的实验条件,听说你想出国读书?那这几年正巧赶上留法热潮,你是想留法还是想留美?”夏元瑮是曾经留学美国的,而法国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物理方面也极有建树,夏元瑮私心希望裕溪龄可以去美国,不过还是要看她自己的意见。

    “我决定去法国。”去了法国她还能找爸爸的朋友帮忙,但去了美国完全是独身一人了,不对,还有柳眉,她不仅没有人帮,还得回头照顾柳眉,实在是得不偿失。

    “可你这若是没有同行的人,也有些不太方便吧?现在留法的学生大多都是走勤工俭学班这条路的,他们先前都认识,你就一个人,我怕你融不进去啊。”夏元瑮忧心忡忡,虽说裕溪龄自己可以处理好一切,可法国那么远,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呢?老朋友也不一定靠谱,还是得在国内交朋友。

    “我有留法班的朋友,嗯……两个呢。”裕溪龄本想说一个,也就是陈延年,可陈乔年一直跟在哥哥身边,姑且也算一个,加在一起就是两个。“不说我都忘了,来北京一个月多了,还没给她们写信呢,回头我要去北大图书馆抄一些上海没有的法文书籍选段,帮他们学法语。”

    “帮他们学法语?”

    “是啊,现在在国内我多帮他们一点,等到了国外的时候就可以不用那么麻烦地帮他们做翻译了。”到了法国事情肯定会更多的,她难道要当一个专职的翻译不成?

    北大图书馆里有众多法语书籍,裕溪龄挑挑拣拣,将选段抄好了寄到上海陈延年的住处,还做好了标注,帮他们理解法语的知识。北京这地儿,不仅是文化的聚集地,还是各个势力交汇打架的名利场,不同势力抱着不同的心态互相斗法,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裕溪龄也在动荡中增加了对时局的理解。

    不对,是寻得了真理:谁又能力带着人民走向更好地生活谁就上,不然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个观点得到了□□的赞扬。

    果然是被他们抱过的孩子,思想越来越跟得上了。她的出身虽然是前清的官员,可出身又不能决定思想,这么看来吴稚辉厌烦她确实没道理。

    还未进了夏,张勋就借着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领五千个辫子兵进了北京城,拉拢了各路前清遗老准备□□,甚至还邀请了裕溪龄一同吃饭,估摸着是仗着她这个姓氏,又或者是仗着她姐姐的官位。

    裕溪龄本不想去,但是她到底是晚辈,张勋又说他与裕溪龄的父亲是老友,看在父亲的面子上,她也只能被迫接受邀请前往宴会。张勋这次意图明显,和裕溪龄有关的安排,他在饭局上说得一清二楚:什么复辟了就可以安排她嫁入皇室成为贵妃,或者皇后也行,到时候享尽荣华富贵。

    这对于太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条件,谁知裕溪龄直接拒绝了:“不好意思,我无心进宫,虽然出身在正白旗家,可嫁进皇室便只能久居深宫了,我现在对物理很有兴趣,之后也想去法国研究这项科学,恕难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