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科举制

    永汉四年,十二月中。

    崇德殿。

    刘辩看着手里刘协呈送上来的,关于‘鸿都门学一案’的结案陈词,眉头一直皱着,怒容满面。

    他身前坐着刘协,杨彪,钟繇,司马儁,以及荀攸五人。

    他们相互对坐,目不斜视,却清晰的将刘辩的表情尽收眼底。

    这份结案陈词,是他们多次商议后的结果,尽可能的‘顾全大局’。

    好半晌,刘辩抬起头,没有看他们,而是望着门外跪着的边让。

    刘辩强压着怒火,冷眼环顾在座的五人,冷声道:“二十七学生涉案,另有十八博士,还有吏曹,户曹,太仓,刑曹的官吏涉案,大小七人?”

    刘协连忙侧身,抬手道:“回陛下,御史台已经将相关人等羁押,等候过堂廷尉府。”

    刘辩注视着他,道:“你觉得朕这么好欺瞒?”

    刘协脸色骤变,猛的起身,抬手道:“臣弟不敢!”

    刘辩冷哼一声,看向杨彪,道:“丞相,你保了多少人?”

    杨彪有些艰难的挪动身体,站起来,擦了下脸上的冷汗,道:“陛下,臣,臣未保任何人,这些,臣未参与。”

    刘辩直接略过他,看向司马儁,钟繇,荀攸,目光冷峻,道:“边让,罢官夺职了事?害了那么多人,他这个主官,从从容容回乡养老了?”

    门外的边让浑身一颤,眼神苦涩又恐惧。

    他本没有什么野心,想的更多是治学,是以管的不多,不曾想,鸿都门学与太学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要命的是,他的子侄还参与其中!

    是以不管如何,边让都没有幸免的道理。

    边让有自觉,但朝廷里的大人物们,想要保他。

    荀攸在一片安静中,抬手道:“陛下,边太常,虽然有错,但他并未涉案,且他持身守正,海内咸望,臣请宽宥一二。”

    边让与蔡邕不同,蔡邕有才,可也热衷于功名,是达官贵人们的座上宾。而边让的声名,全部来自于他的‘治学’。

    一个是才华横溢,一个是当世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