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4年,大唐的长安城里,每日都不缺故事发生。

    商贾云集,万国来朝,在喧嚣的坊市之中,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

    “卖琴了,卖琴了!上好的胡琴,缗钱一千!”

    货卖得越高,望的人就越多,他们人潮汹涌,但也望而却步。

    “我买了。”

    忽然,一道少年清冽的声音于人群中响起,不高不低地,入了所有人的耳朵。

    “公子!这可是要一千两银子啊!您当真付得起?”

    少年神色淡淡,唯有嘴角浮一丝浅笑,道:“我不仅买下这把琴,明日正午,还会在长安宣杨里摆酒设宴,请诸位看琴。”

    公子少年春衫薄,骑马倚斜桥,但此刻的他,清俊的脸上却没有多少表情。

    看来,一掷千金,也未必能解一人的心中惆怅。

    ******

    雕栏画栋的高楼上,座堂中央,一道长身对琴而坐,姿态倜傥,只见他指腹拂过琴弦,音色悠扬,在场的人忍不住惊叹。

    但这琴音,戛然而止。

    少年的眼睑抬起,似清泉击石的目光,看向众人:“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贱工之伎,岂宜留心。”

    诗赋无人问津,偏这一把死琴,却能引来无数看客,简直讽刺。

    说罢,他手一抬,琴落地,登时散作两半。

    在座的文人雅士,围观群众,一边为这琴发出可惜的叹声,一边知道了一个名字:陈子昂。

    而这场被后来者视作个人营销的活动,让世人开始把目光落在了这个身敛傲气的少年身上。

    要知道,在初唐时,大家只知“四杰”,王勃六岁出口成章,骆宾王七岁写《咏鹅》,杨炯十岁被称神童,而卢照邻,十几岁便被邓王视为“吾之司马相如也”。

    那时候的陈子昂,是个梦想仗剑走天涯的豪门公子,自在游侠。

    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念书的呢?

    十六七岁的少年,在一天偶然迷路,误入书院,听得师生诵读之音,不自觉停下脚步,竟是入了魂。

    于是,便买来书经典籍苦读钻研,与外面朋友断了联系,这一读就是三年,直到科举开考。

    在《文苑英华》里,是这样形容他的:“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