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一位吟游诗人的远方里,住着秦时明月汉时关

    司马迁形容这闪电般存在的生命: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一个民族,需得有真正的铁骨,才能在往后几千几百年里,拥有一座精神丰碑,他能引来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戚继光……他才能永远不倒。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一张地图,然后,大汉一代代将士出征、筑地,他们打通了河西走廊,有了丝绸之路。

    汉朝,从此可以直面更辽阔的世界。

    想到这里,看见这里,王昌龄轻轻叹了一声。

    我们汉人,真是一个让世界畏惧的对手啊。

    哪怕是在大唐,万国来朝,丝绸之路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繁华的都城,但骨子里有风的民族,从来可以一边佩剑,一边落笔生花。

    唐起势于北方,其子民深受北方民族尚武精神的影响,加之思想的自由,礼教松弛,整个社会极具包容度,即便个性特异,也有专属舞台。

    没有魏晋以来的官员和阶级制度,士庶合流,而边地用兵,藩镇用人,无数的机会,生出了一个灿烂的游侠江湖。

    它广阔,浪漫,充满了少年的心性,而又儒雅知理。那时的人们见山高,见水清,见明月思塞外,见边关而生出为国为家的抱负来。

    开元十五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这样一个能写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人,入朝为官,也会是个好官。

    过去,他借景写情,手里的边塞诗有风有骨,被誉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后来,他见过了人,经历多了事,眼里的风景,也浅浅生出了悲悯: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首《闺怨》,依然是千古名诗。

    但王昌龄写诗,就好像吃饭那般寻常,他不干扰一棵柳树抽芽,他也只是在描述那棵陌上的杨柳,以及,它的情思。

    这大概就是唐诗传诵世界的理由吧,它静静地待在那里,仿佛上千年之久了,可你遇见了它,发现这样的意象,我也能看见,我也能理解,我也能体会。

    这样强烈的,关于时间和逝去的共鸣,正是那句话:诗歌,是没有时空界线的。

    *****

    天宝七年,五十一岁的江宁丞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李白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次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时节了。

    因为无法相送,太白便写了一首遥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