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出生的我,老一辈人都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吃穿不愁了。但是当时的农村才刚刚发展,我们还是城里说的土包子,野孩子。我们村庄坐落在一个山坳里,30户的小村庄,只有一条路进出村里。黄土路加山坡田地,是我们明眼观看的景色。

    98年的年后2月,天气刚刚有一点回温,老爸今天又去隔壁村耍牌,一天都没有回来。下午7点钟,妈妈叫我们哥仨:“不等你爸了,你们先吃饭,吃完饭好把饭放锅里热着,等你爸家来再吃。”吃完饭,我们就这当时15瓦的灯泡,趴在桌子上补着寒假作业,妈妈在炕上播着来年用的花生种,一直到晚上八点来的,就听着院子里传来关大门的声音,老爸回来了。一会老爸先开棉门帘,一个板寸头,浓眉大眼,留着短茬络腮胡,带着毛线耳包,裹着老旧的军大衣,双手插着袖子,都着肚子的黑黄汉子形象的老爸进了屋,热炕头一坐。

    “丫头,作业写完了没,先撂那,过来看看,爸给你要个小狗儿来了”,说完,就看见老爸从军大衣里拖出一直跟家里大黄猫大小的小奶狗。小奶狗肉嘟嘟哦的,耷拉着小耳朵,眯着眼睛,全省棕黄,背部稍微能印点黑色。可能是刚从老爸的怀里出来,有点冷,哆哆嗦嗦的。

    老爸把它放在炕上,它就在炕上趴着,一会还立起来出溜出溜的(当时炕上铺的老炕席),想站立还站立不住,忒好玩。我当时问到:“爸,这个小黄狗从哪拿来的啊”“啥黄狗啊,一看就是黑狗”二哥当时就怼了我一句。当时我不理解,因为对于刚8岁的我还不知道这种狗小时候不显的毛色,会随着它的成长,一点一点变深。

    老爸说道:“这是黑狗,刚过满月,今天去你玩牌,唠着话,说是有小狗子,我就要了一个(那阵在村里之间,狗是可以随便找要的,但是在拿回家的时候得给原主人点钱,不用太多,一两毛就可以,寓意是不咬断交。),当时好几个小狗子,就这个胖乎,还是黑毛的,我就给抱来了。这狗看着吧,个小不了,大黑背黄爪,耳朵也得是黑的,尾巴也得是黑尾黄尖。这狗准坏,看家绝对好。”

    老爸给我们说着,笑着,但是有一个人是心暖面冷的,那就是我妈妈,:“你要个这玩意有啥用,天天的还得喂。这么大点,还得喂奶,要不都活不了。”说着就出屋了。我当时以为,爸妈会因为这个小崽子吵架,但是再瞅瞅爸爸的却是一点也不在意的表情,当时害怕的我紧紧的追着我妈出去了。一看我妈拿着一个小碗,走进院子里的羊棚,找到刚下完小羊的大奶羊,开始挤羊奶,就挤了小半碗,然后端进屋,递给了爸爸“喂喂,看看会吃不,会吃食就好养活,不会吃你还得送回去,要不也养不活。”

    老爸把碗送到小狗嘴前,可能是天性使然,这狗顺着奶味,如婴儿般臭着奶味,沿着万变巴拉巴拉的添了起来。当时我看着它的小模样笑了,大哥笑了,二哥笑了、妈妈笑了、老爸也笑了。

    小狗吃完了奶,肚子比刚才更圆鼓了,在炕头找了个暖和的地方,一圈身子还睡上了。老爸看着我们,念叨着“这狗咱们叫他啥,叫黑头?虎子?”当时正是家里刚买的DVD,看看少林寺的电影,所以我是说道“阿黄”。就这样阿黄正式来到了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