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书阁

    与杨素交谈,真正称的上听君一席话,少走十道弯。

    也许是因为自己和杨茵绛的事情,已经板上钉钉,所以杨素罕见的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

    而杨铭迫切的希望能从对方身上学到更多,所以这一老一少,直接从上午聊到了太阳落山。

    杨素心情大好,因为他从杨铭身上,看到了从别人身上看不到的天赋。

    与这孩子论事,一点就透,甚至他故意将一些事情说的隐晦,杨铭照样能够领悟。

    不愧成长于二圣身边,果然不同凡响。

    有些人,你懒得跟他多说一句话,而有些人,会让你忘乎所以的与他促膝长谈。

    直到油灯点上,杨素这才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吩咐下人呈上饭食,他打算继续和杨铭聊下去。

    「裴矩这个人,是大才,但其人过于深沉,难以深交,不过这也是文人的通病,他们宁愿钻进书房一整日不出来,也不愿出门会友,把酒交欢。」

    说得对,杨铭认同道:「他甚至有些孤僻。」

    「很正常,」杨素笑道:「智慧超群之人便是这样,因为他们跟谁交流,都觉得对方不足与谋,久而久之,就不愿和人打交道了。」

    就是自负呗,杨铭又道:「荆州总管府,尚有多个位置空缺,越公心中可有良才人选,当然,我希望越公举贤避亲。」

    「没法避,」杨素大笑道:「其实没有什么良才,只看你怎么去用,用的好了就是贤才,用不好就是废物,各世家的储备人才有很多,殿下只管取用便是,用的顺手就继续留着,不顺手就让他滚。」

    杨铭微笑点头,他完全赞成杨素的话。

    历史上,隋末虽然会冒出很多名流青史的大人物,但这些人,都是顺应形势而生,他们有多大能耐,其实很大程度上占了天时的加成。

    他们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所以杨铭至今为止,只挑选了三个人,李靖、房玄龄、杜如晦。

    李靖是有真才实学的,三个舅舅都是当代名将,又是杨素的门生,还是关中弟子,资源得天独厚,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学到了别人一辈子都学不到的本事。

    至于房玄龄,实属机缘巧合,杨铭在胡姬酒肆偶遇对方,刚好河东那边又缺人打理,所以才会想到他。

    而杜如晦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杨铭初到荆州,便调查了辖下各州郡主官的底细,见到杜吒这个名字,觉得耳熟,想了很久才想起,是杜如晦的爹。

    杜如晦实在是名气太大,所以杨铭才忍不住想要见一见,好奇心驱使下,才有了后者入总管府做官的事。

    就如杨素所言,人才多的是,关键看你怎么用。

    高颎如果不是独孤家的家臣,他也混不到如今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