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子洲的问题,荀况一时是回答不上来的。

    因为他不知道。

    在这种时候,不知道,就只能是不知道。

    荀况思考片刻,觉得自己无法绕过鞠子洲的问题二继续与他争辩。

    好一会儿,肚子咕咕叫起来。

    荀况瞪了一眼鞠子洲“看什么,老夫这么大年纪了,肚饿了还要为别事所扰,不能吃饭吗?”

    着,长身而起“先吃饭,吃完饭再讲!”

    先撤,吃个饭整理一下思绪再与这牙尖嘴利的小子辩。

    “荀夫子请。”鞠子洲笑了笑。

    一边的几名儒生放下了笔。

    他们在记录鞠子洲与荀况的言辞。

    这种大问人的争辩里面,都会蕴含着他们各自的思考与逻辑,对于问浅薄的人,这言辞是很有用的思维梳理。

    简单的菜饭之后,荀况因为还没有整理好思绪,于是决定再补一个午觉。

    对于鞠子洲的水平,荀况是一点都不怀疑,一点都不轻视的。

    《剥削经》这本书,荀况是先于他的弟子们而读的。

    这本书里面所体现出来的东西,荀况更是毫不排斥地进行赞同,并且有意吸收。

    这种赞同和吸收,是先于韩非、李斯等弟子的。

    他先前用来与鞠子洲争辩时候,就有意地使用鞠子洲自己的办法。

    然而鞠子洲这个人居然开始联系具体的实际。

    他要用一事对应一数一理的办法。

    荀况面对这个,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问到了他这一步,面对思维水平丝毫不逊色于自己的人,儒家惯用的一事概括万事、一理指导万世的手法根本毫无意义,反而是给对方添笑料的。

    含混又没法子含混,数据又拿不出来…

    荀况躺在榻上,思来想去,决定临时去寻摸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