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热心读者‘一江晨水’的月票支持。)
叶尘这样想着,心中却暗自警醒,以他的性格自然不会对任何一方表现过于亲热和善意,不偏不倚正好。
其实,叶尘明知历史大势,赵普是斗不过赵光义的,且按照原本历史,先是赵普被罢免宰相一职,还赶出了开封,甚至连赵匡胤都没能逃过赵光义之手。总之,按照原本历史走向,赵光义乃是最后的大赢家,叶尘按理说应该对赵光义更加亲近一些才对,可是他就是不喜欢赵光义这个人。
叶尘与四人随意谈笑说话,偶尔贾宪也插上几句。正闲聊间,码头上的官员忽然都肃静下来,船上几人立即有所感应,纷纷向远处一望。只见三辆高头大马拉架的华丽马车正向这边赶来。
皇甫同四人面容一肃,掸掸衣襟纷纷抢上岸去。叶尘让护卫和喻文按照船上早有的分工去寻找住处,自己带着贾宪也上了岸。
三辆马车到了码头依次排开,打帘儿的急步上前掀开车帘,第一辆马车中缓步走出之人气质雍容、面容清瞿,正是当朝宰相赵普。
第二辆马车上下来的则是年轻的魏王赵德昭了,赵德昭有别于他父亲赵匡胤,眉目英俊,看起来一表人才。特别是蟒袍玉带着身,颇有几分英气,他此次还是头一回在文武百官们面前亮相,神态却也不显局促,不失亲王之尊。他下来之后,又转身将一名黑须老者从自己马车中请了下来。
这黑须老者没有着官袍,只是布巾青袍,脚下一双步履,在场文武官员认识他的人不多,但认识他的人都暗中点出了他的身份,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此老者实为赵德昭府上的管家陈东阳,但实际上乃是赵德昭死去的母亲给他留下来的家仆,从小看着赵德昭长大,赵德昭将其当亲人长辈一般对待。
这黑须老者一出马车,便表现的很本分,自动退到赵德昭后面,低眉顺眼,一幅忠仆的模样。
赵德昭带着黑须老者走向赵普,那老者嘴唇微动,似乎在向他低语些什么。
最后一辆马车中钻出的是有大宋财神爷和官场不倒翁之称的三司副使罗公明。罗公明一下马车,便带着几名侍卫和仆人向赵德昭走去。
接下来,赵普带领文武百官礼仪性质的进行了欢送,赵普和赵德昭各自象征性的说了几句送别祝福和致辞感谢的话,然后赵普、罗公明带人登船而去。
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白了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和后世相比也是大同小异,但赵普却表现得太过热情了一些,叶尘感觉赵普恨不得想给所有人一个信号:他和魏王赵德昭乃是一伙的。
按理说,以赵普的宰相身份,即使赵德昭乃是太子储君,他又倾向于赵德昭,但也用不着如此刻意的表示热情。更何况赵德昭如今只是刚刚封王,距离成为储君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叶尘隐隐感觉赵普如此所为,与此次江淮筹集粮食一事有着莫大的关系。再联想到刚才赵普派来的两位幕僚刻意的想结交自己这位副使,更是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点。
船工的号子声中,巨大的船帆在水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下一截截的升起,赵德昭带着罗公明已登上第二层船面,向站在码头上的赵普带领的文武百官拱揖道别。
魏王赵德昭的大船缓缓驶离了码头,所有大帆全部张开,左右长桨排摆如翼,威风凛凛的地顺着运河,向东南方向而去。
码头上,除了赵普之外,官员们互相谈笑着,神态是很轻松的,这些寻常大臣们,还不知道此次京城筹集粮食的真正原因,都以为是昨日三司使公示出来的粮仓被北伐时耗完,为防止开封百万军民无粮吃,所以才紧急筹集粮食。
正因如此,他们才更以为此番赵德昭封王、巡狩,是天子向文武百官传达了一个立储的信号,已经有人在暗暗策划上表请立太子了,对于筹集粮食这个本身可能事关开封百万军民生死的大事,他们反而浑然不觉。
……………
……………
河边,一艘小船。
说是小船,只是相对于那些往来于汴河上的运货舱舟而言,这船前舱、中舱、后舱俱全,船上有桅杆船帆、舵手桨手,也是一艘跑长途的船。特别是,若有人能够进入船舱中查看,便会被里面装潢布置的奢华而大吃一惊。即使比魏王所在船舱住处也不差丝毫。
叶尘这样想着,心中却暗自警醒,以他的性格自然不会对任何一方表现过于亲热和善意,不偏不倚正好。
其实,叶尘明知历史大势,赵普是斗不过赵光义的,且按照原本历史,先是赵普被罢免宰相一职,还赶出了开封,甚至连赵匡胤都没能逃过赵光义之手。总之,按照原本历史走向,赵光义乃是最后的大赢家,叶尘按理说应该对赵光义更加亲近一些才对,可是他就是不喜欢赵光义这个人。
叶尘与四人随意谈笑说话,偶尔贾宪也插上几句。正闲聊间,码头上的官员忽然都肃静下来,船上几人立即有所感应,纷纷向远处一望。只见三辆高头大马拉架的华丽马车正向这边赶来。
皇甫同四人面容一肃,掸掸衣襟纷纷抢上岸去。叶尘让护卫和喻文按照船上早有的分工去寻找住处,自己带着贾宪也上了岸。
三辆马车到了码头依次排开,打帘儿的急步上前掀开车帘,第一辆马车中缓步走出之人气质雍容、面容清瞿,正是当朝宰相赵普。
第二辆马车上下来的则是年轻的魏王赵德昭了,赵德昭有别于他父亲赵匡胤,眉目英俊,看起来一表人才。特别是蟒袍玉带着身,颇有几分英气,他此次还是头一回在文武百官们面前亮相,神态却也不显局促,不失亲王之尊。他下来之后,又转身将一名黑须老者从自己马车中请了下来。
这黑须老者没有着官袍,只是布巾青袍,脚下一双步履,在场文武官员认识他的人不多,但认识他的人都暗中点出了他的身份,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此老者实为赵德昭府上的管家陈东阳,但实际上乃是赵德昭死去的母亲给他留下来的家仆,从小看着赵德昭长大,赵德昭将其当亲人长辈一般对待。
这黑须老者一出马车,便表现的很本分,自动退到赵德昭后面,低眉顺眼,一幅忠仆的模样。
赵德昭带着黑须老者走向赵普,那老者嘴唇微动,似乎在向他低语些什么。
最后一辆马车中钻出的是有大宋财神爷和官场不倒翁之称的三司副使罗公明。罗公明一下马车,便带着几名侍卫和仆人向赵德昭走去。
接下来,赵普带领文武百官礼仪性质的进行了欢送,赵普和赵德昭各自象征性的说了几句送别祝福和致辞感谢的话,然后赵普、罗公明带人登船而去。
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白了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和后世相比也是大同小异,但赵普却表现得太过热情了一些,叶尘感觉赵普恨不得想给所有人一个信号:他和魏王赵德昭乃是一伙的。
按理说,以赵普的宰相身份,即使赵德昭乃是太子储君,他又倾向于赵德昭,但也用不着如此刻意的表示热情。更何况赵德昭如今只是刚刚封王,距离成为储君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叶尘隐隐感觉赵普如此所为,与此次江淮筹集粮食一事有着莫大的关系。再联想到刚才赵普派来的两位幕僚刻意的想结交自己这位副使,更是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点。
船工的号子声中,巨大的船帆在水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下一截截的升起,赵德昭带着罗公明已登上第二层船面,向站在码头上的赵普带领的文武百官拱揖道别。
魏王赵德昭的大船缓缓驶离了码头,所有大帆全部张开,左右长桨排摆如翼,威风凛凛的地顺着运河,向东南方向而去。
码头上,除了赵普之外,官员们互相谈笑着,神态是很轻松的,这些寻常大臣们,还不知道此次京城筹集粮食的真正原因,都以为是昨日三司使公示出来的粮仓被北伐时耗完,为防止开封百万军民无粮吃,所以才紧急筹集粮食。
正因如此,他们才更以为此番赵德昭封王、巡狩,是天子向文武百官传达了一个立储的信号,已经有人在暗暗策划上表请立太子了,对于筹集粮食这个本身可能事关开封百万军民生死的大事,他们反而浑然不觉。
……………
……………
河边,一艘小船。
说是小船,只是相对于那些往来于汴河上的运货舱舟而言,这船前舱、中舱、后舱俱全,船上有桅杆船帆、舵手桨手,也是一艘跑长途的船。特别是,若有人能够进入船舱中查看,便会被里面装潢布置的奢华而大吃一惊。即使比魏王所在船舱住处也不差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