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惊慌失措的乌桓人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人来突袭,汉军铁骑仿如来自地狱的魔鬼,挟着风雷之声再次扑进了此时大火燃烧的营地,展开了又一次残酷的杀戮。
杨伊麾下的汉军,兵器经过几次实验,几经更改,公孙瓒本人用长槊,他身后的锥形阵部使用马刀,杨伊麾下的汉军所用兵器如今已经和其余地方汉军不大一样。
比如战将,多开始用长槊了,关羽、张飞、赵云这几员大将,则还是使用自己原有的兵器,他们使用自己原有的兵器,能百分百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自然是不需要更换的。
公孙瓒等人,虽然弓马熟娴,但是使用的兵器并不能百分百发挥自己的实力,兵器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先秦时代的长矛、秦剑到现在的长枪、环首刀。
马槊也正是为了适应如今越来越强大的重装骑兵、披甲战马发展出来的新武器,马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会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普通的鱼鳞锁子甲、铁圜甲、明光铠,在破甲的槊之下,一击而破,如今杨伊麾下大将多开始用槊。
骑兵分为两种,重骑兵仍是用长枪,不过重骑兵为数过少,因为重骑兵对人对马要求的素质都很高,而且需要的资源也太大,哪怕杨伊如今麾下也养不了太多。
轻骑兵则是使用马刀和弓箭,经过实战实验,轻骑兵跟随着前锋破阵的重骑兵之后,使用马刀反而更方便更容易杀伤敌军
马刀不用费力挥击,只要以一个角度摆好,靠着马匹的速度就可以杀人了,整个锥形阵的冲过之后,仿佛一个大型的电锯扫过一样,整个乌桓人的营地扬起阵阵血腥的雨雾。
阵型内部的士兵则负责射杀任何视线内出现的活人,公孙瓒事前的命令是尽量的杀伤,一旦让这个营地的青壮整合起来,可是有超过五万的部队,这对公孙瓒的部队绝对是致命的威胁,所以必须大量的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这也注定了这部乌桓人今夜将会血流成河。
公孙瓒一马当先,紧随着他的是重骑兵布下的锥形阵,汉军如入无人之境,仿如魔鬼的战车,轰隆隆的在乌桓人大营的帐篷之间穿梭往复,打散一切企图集结的人群,后面的小股的汉军游骑则进一步进行补刀工作,火越烧越大,血越流越多,人越杀越少,云层遮挡了天上的半轮月光,天更加的黑了,营地却更加的亮了,只是,那里只剩下血红的土地和在那土地上、火光中游荡的炎魔。
草原部族所居之地,都不会太远,特别是同一部族,也有首尾相卫的意思,不过此时,乌桓这一部大营燃起大火,带来的直接反应却是,周边放牧的部族连夜收拾四散逃跑。
其实按照命令,公孙瓒也没有进一步劫掠乌桓营地周边小部族的打算,单单在这一处乌桓聚集地里,就聚集了超过十万人口,周边更是有超过三十万的牧民,乌桓人不会放任这么一处重要的营地被汉军肆虐的。
这是乌桓人三分之一了,也是最重要的一处聚集地了,这一处聚集地也是草原上一处重要的商业交汇中心,保证乌桓人利益的所在。
若不是蹋顿的十万乌桓骑被汉军一举攻破,乌桓人此时也不会如此惶恐的,毕竟乌桓也是有信心接任鲜卑人草原霸主之位的草原新霸主,还是有几分勇力的。
就算蹋顿的反应会比较慢,如果周边的乌桓部族自发的组织起来,也一样能凑出数万骑兵部队,即使不是精锐骑兵,仅仅凭借数量的优势,就能够给汉军带来巨大的压力,万一被这些东胡人给咬住,汉军也并不是没有覆灭的危险。
还有西边的鲜卑人,在这黑夜里的,燃烧至天际的大火想必他们也看到了,鲜卑人会不会来捡便宜还不好说,但是公孙瓒不能冒险,所以,在胜利之后,并没有继续扩大战果,公孙瓒就带着汉军,押送着这次劫掠的战利品和数万奴隶第二天就撤退了。
若是汉军多用上一些时间搜刮一下,收获在现有的基础上最起码还能翻倍,不过,对于现在的汉军来说,这么多收获已经可以了。
一个超过十万人的营地,还有两万乌桓骑驻守,居然最后只剩下散落在各地的几万乌桓难民了,这个战况有多惨不言可知,所以当天亮之后匆匆赶到的各族东胡骑兵看到现场的惨状之后,几乎要疯了。
当然,这么大的乌桓人营地,汉军其实劫掠的财富最多也就十分之一,剩余的,那些各部悄然吞并下来的,也都扣到了汉军头上。
那一夜,侥幸逃出的牧民将汉军炎魔的名号传遍了整个草原,这两个字,能止胡族小儿夜啼,能让草原勇士低头,能辟一切邪祟妄语,炎魔所至,血流成河!
也让这些胡人中的老人想起了,数十年前,汉军逐匈奴之事,祖祖辈辈传说中,何等强大的匈奴人,也被汉军驱离这片肥美的草原。
如今汉军又来了,虽然前些年鲜卑人对汉军有了一些战果,大败了一次汉军,不过鲜卑人的首领檀石槐死的也快,此时的鲜卑人中,其实有很多都是当年的匈奴人。
自和帝永元四年,汉军在金微山大败匈奴北单于,北匈奴主力呼衍部退到巴里坤湖附近,在随后的半个世纪继续与东汉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其后,北方的鲜卑强大起来,进入匈奴故地,约有五六十万的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北匈奴主要人口加入了鲜卑联盟,成为东胡各族的一员,一般自称鲜卑人。
杨伊麾下的汉军,兵器经过几次实验,几经更改,公孙瓒本人用长槊,他身后的锥形阵部使用马刀,杨伊麾下的汉军所用兵器如今已经和其余地方汉军不大一样。
比如战将,多开始用长槊了,关羽、张飞、赵云这几员大将,则还是使用自己原有的兵器,他们使用自己原有的兵器,能百分百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自然是不需要更换的。
公孙瓒等人,虽然弓马熟娴,但是使用的兵器并不能百分百发挥自己的实力,兵器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先秦时代的长矛、秦剑到现在的长枪、环首刀。
马槊也正是为了适应如今越来越强大的重装骑兵、披甲战马发展出来的新武器,马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会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普通的鱼鳞锁子甲、铁圜甲、明光铠,在破甲的槊之下,一击而破,如今杨伊麾下大将多开始用槊。
骑兵分为两种,重骑兵仍是用长枪,不过重骑兵为数过少,因为重骑兵对人对马要求的素质都很高,而且需要的资源也太大,哪怕杨伊如今麾下也养不了太多。
轻骑兵则是使用马刀和弓箭,经过实战实验,轻骑兵跟随着前锋破阵的重骑兵之后,使用马刀反而更方便更容易杀伤敌军
马刀不用费力挥击,只要以一个角度摆好,靠着马匹的速度就可以杀人了,整个锥形阵的冲过之后,仿佛一个大型的电锯扫过一样,整个乌桓人的营地扬起阵阵血腥的雨雾。
阵型内部的士兵则负责射杀任何视线内出现的活人,公孙瓒事前的命令是尽量的杀伤,一旦让这个营地的青壮整合起来,可是有超过五万的部队,这对公孙瓒的部队绝对是致命的威胁,所以必须大量的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这也注定了这部乌桓人今夜将会血流成河。
公孙瓒一马当先,紧随着他的是重骑兵布下的锥形阵,汉军如入无人之境,仿如魔鬼的战车,轰隆隆的在乌桓人大营的帐篷之间穿梭往复,打散一切企图集结的人群,后面的小股的汉军游骑则进一步进行补刀工作,火越烧越大,血越流越多,人越杀越少,云层遮挡了天上的半轮月光,天更加的黑了,营地却更加的亮了,只是,那里只剩下血红的土地和在那土地上、火光中游荡的炎魔。
草原部族所居之地,都不会太远,特别是同一部族,也有首尾相卫的意思,不过此时,乌桓这一部大营燃起大火,带来的直接反应却是,周边放牧的部族连夜收拾四散逃跑。
其实按照命令,公孙瓒也没有进一步劫掠乌桓营地周边小部族的打算,单单在这一处乌桓聚集地里,就聚集了超过十万人口,周边更是有超过三十万的牧民,乌桓人不会放任这么一处重要的营地被汉军肆虐的。
这是乌桓人三分之一了,也是最重要的一处聚集地了,这一处聚集地也是草原上一处重要的商业交汇中心,保证乌桓人利益的所在。
若不是蹋顿的十万乌桓骑被汉军一举攻破,乌桓人此时也不会如此惶恐的,毕竟乌桓也是有信心接任鲜卑人草原霸主之位的草原新霸主,还是有几分勇力的。
就算蹋顿的反应会比较慢,如果周边的乌桓部族自发的组织起来,也一样能凑出数万骑兵部队,即使不是精锐骑兵,仅仅凭借数量的优势,就能够给汉军带来巨大的压力,万一被这些东胡人给咬住,汉军也并不是没有覆灭的危险。
还有西边的鲜卑人,在这黑夜里的,燃烧至天际的大火想必他们也看到了,鲜卑人会不会来捡便宜还不好说,但是公孙瓒不能冒险,所以,在胜利之后,并没有继续扩大战果,公孙瓒就带着汉军,押送着这次劫掠的战利品和数万奴隶第二天就撤退了。
若是汉军多用上一些时间搜刮一下,收获在现有的基础上最起码还能翻倍,不过,对于现在的汉军来说,这么多收获已经可以了。
一个超过十万人的营地,还有两万乌桓骑驻守,居然最后只剩下散落在各地的几万乌桓难民了,这个战况有多惨不言可知,所以当天亮之后匆匆赶到的各族东胡骑兵看到现场的惨状之后,几乎要疯了。
当然,这么大的乌桓人营地,汉军其实劫掠的财富最多也就十分之一,剩余的,那些各部悄然吞并下来的,也都扣到了汉军头上。
那一夜,侥幸逃出的牧民将汉军炎魔的名号传遍了整个草原,这两个字,能止胡族小儿夜啼,能让草原勇士低头,能辟一切邪祟妄语,炎魔所至,血流成河!
也让这些胡人中的老人想起了,数十年前,汉军逐匈奴之事,祖祖辈辈传说中,何等强大的匈奴人,也被汉军驱离这片肥美的草原。
如今汉军又来了,虽然前些年鲜卑人对汉军有了一些战果,大败了一次汉军,不过鲜卑人的首领檀石槐死的也快,此时的鲜卑人中,其实有很多都是当年的匈奴人。
自和帝永元四年,汉军在金微山大败匈奴北单于,北匈奴主力呼衍部退到巴里坤湖附近,在随后的半个世纪继续与东汉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其后,北方的鲜卑强大起来,进入匈奴故地,约有五六十万的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北匈奴主要人口加入了鲜卑联盟,成为东胡各族的一员,一般自称鲜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