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真意感觉自己,此时也化身成为了神龙。

    在水池中,肆意畅游。

    《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要把王位让给当时的隐士许由,许由推让不肯当这个天子。

    一般人都巴不得占一个位置,何况是四海之主呢?但是许由没有答应,似乎是一个物外之士,认为做天下之主不如自己林泉的逍遥自在。

    但是郭象在注这段经文的时候,却没有夸奖许由,而是赞许的尧。说:“夫治之由乎不治,为之出乎无为也。取于尧而足,岂借之许由哉?

    若谓拱默乎山林之中而后得称无为者,此老庄之谈所以见弃于当涂也。”很多人见道士栖居名山洞府,便以为道士逍遥而自己溺于尘世,而也有的道友劝俗人出家住山的,难免不遭到缙绅先生的抨击。

    因为修道之士逍遥,是不被所处环境所改变的,如果心境为外物所影响,则不足以称为道士。出家住山也不一定就逍遥了,否则佛教就不会有“披上袈裟事更多”的说法。

    《中庸》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就是说君子在那都能适应,关键在于一个安于本分,不作什么非分的想法,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追求了一些非分的目标。所以我提倡人间道教,是要各位信众切著于色相,而应做好自己的本职,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成玄英疏云:“尧负衾而汾阳而丧天下,许由不夷其俗而独立高山,圆照偏溺,断可知矣,是以庄子援禅让之迹,故有火之谈;郭生察无待之心,更致不治之说。可谓探微索隐,了合文义。”

    道,无处不在,也不能须臾离开。我们修道就是要体会大道若水的精神,柔弱不争、知白守黑、善利万物,尊奉太上“三宝”之戒,而不是追逐神仙的外表。外表是内在的体现,但并不是内在。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有的人见尧高居九五之位,便以为衣冠文章足以妨碍尧的逍遥,哪里知道尧心中并无分别呢?

    当年孔明治理蜀中,事务何其多!并且面临北有曹魏,东有孙吴的形势,如果没有“内圣外王”的修养,恐怕事情没有忙过来,自己早就乱了方寸,哪里能保持三分天下的局势,而安定蜀中于乱世呢?

    正因为孔明先生能淡泊宁静,心境不为外事所乱,羽扇纶巾,气度安闲,所以能于危难之际而不辱君命。这也得益于先生早年躬耕隆中时,所修炼出的心理素质。纵观先生一生所为,莫不符合道教精神。躬耕隆中之际,不汲汲于诸侯之间。

    隐居待时,出处有节,我们只看到先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没有注意到先生的道家修养。魏晋许多著名的玄学家如郭象、郭璞、王弼,哪个不是笃于君父之大节的?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

    修人道,就是敦人伦,事君忠,事亲孝,兄弟妻子和顺,如果人连这些都做不多,而侈谈性命与长生,何益?狐狸纵然活一千年,也还是只是个狐狸而已!人追求仙道,如果连一个人都做不好,谈何仙道?

    有的人说出家修道,其实早期道教并没有出家的说法,而全真道早期也不严格要求隔绝妻子。有的人不愿在社会上生活,认为和那些俗人交往,自己心理不舒服,这就是很大的我慢与分别心。

    别人不会影响你的心态,只有自己才会,这都是因为自己心中有许多尖锐的东西,所以看谁都不顺。这样一来,人际关系没有做好,自己也整天憋一肚子火。

    《菜根谭》说“斩去胸中荆棘,任人我往来,是第一快活境界。”

    我们修道,就是学神仙,而不是避世。那些避世的人,自以为清高,其实是自己心中荆棘未除。老君教导我们和光同尘,柔弱谦卑,难道在家不清净,出家住山做道士,你就能清净了?都是自己心中不净。

    《妙林经》天尊告度命真士曰:“所谓安乐,皆从心生。我以无我故,是我身常在三清长乐净土。”能把人道做好,才有资格谈修仙道,一个能入世的人,才谈得上做道士。

    入世是磨练,如果经不住这些磨练而出家,出家也只是逃避,妄受十方供养。且于自身言,逃避那些所谓的烦恼而入道门,这就好比愚人害怕自己的影子而奔走逃避,结果累死一样。

    并且道教与其他宗教不同,道教追求的是此生的幸福美满,而不把期望寄托于下辈子。生命短暂,倏忽如白驹过隙,道士因爱恋人生之美好,故追求长生,试问一个人如果不能开心的活着,那他还要追求长寿干嘛?

    古来追求长生最疯狂的,除了方士之外,还有就是皇帝。他们身为九州之主,富有四海,生活何其美好,想永葆这种地位与生活,所以疯狂的寻求长生药方,秦始皇、汉武帝就是,虽然都没有结果。

    但是后世仍然有不少天子因误食金丹而丧命,这便不能否定他们对于尘世的贪恋了。其实恋慕尘世,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正因为热爱生活,所以恋慕生命,因为恋慕生命,所以信仰道教,希望从道教中寻求长生不死的秘诀。追求长生的前提,是热爱生活,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