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十年后九月,代相陈豨造反、形成相当于内战的大规模叛乱。这一次不仅不是刘邦有意挑动,而且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幕后策划者,就是已经成为淮阴侯的韩信。(本小节引文出自《史记》、《汉书》韩信、卢绾传记的不一一加注。)
陈豨(?―前195年),也是较早独立起义响应陈胜、吴广的义军领袖。秦二世元年率领所部5百人在山东菏泽一带加入刘邦集团。因为后来谋反,他的功劳被蒙上了历史的尘埃,只是功臣表中还有寥寥数语。西汉功臣中这样的功臣有的是,不只是樊周滕灌等留下传记的若干位——有兴趣的读者朋友略加比较就能明白,只有拂去历史的尘埃才有可能想见他们的风采。
陈豨加入汉军初期的作用,类似郦商,常常负责小规模独立活动。萧何经营关中,他的部队可能担任留守。楚汉相争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没有在中原前线。他的战功,主要就是起义初期、入关中、出汉中、平定三秦这一阶段,战争规模还不大,功劳也就不大。虽然也是汉军的方面统帅,第一次分封诸侯并不在其中。但和刘邦关系很好,中后期的工作主要是担任刘邦的高级信使,被军中视为幸臣。
刘邦白登突围之后将樊哙留下负责当地。樊哙和周勃都属于汉军的主力机动兵团,不可能长留代地。回到长安后,就选择陈豨担任代相。陈豨因此被赐封侯爵。刘邦特别说明,“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故封豨为列侯”(《史记·高祖本纪》)。这是公开或有意宣称——陈豨很可靠,功劳或不太够,但因军情紧急需要重用而封侯。
刘邦没有意识到,陈豨和韩信的关系也不错。刘邦汉中拜将时,诸将大多是丰沛子弟,资格、关系很硬,大都有点反感韩信、不买账。陈豨是当时还为数极少的非丰沛子弟,自然不反感。后来担任高级信使频繁来往,刘邦和韩信对彼此的真实态度可能很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就将二人之间的是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几乎是本能地同情韩信。
这是刘邦身边工作人员这个特殊功臣群体的一大特点:大都独立性较强,保持了独立的是非标准,不迷信刘邦;无论大事小事,刘邦的决策和他们的是非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能有独立的判断。在刘邦和功臣集团博弈的全部过程中,将一再表现出来。
推而言之,这更是整个西汉功臣集团的一大特点,又是西汉不同于此前此后历代皇朝的思想层面的原因。其历史渊源,自然就是春秋战国那个伟大的时代了——天子式微、诸侯国君也式微,上古中国贵族“大家”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独立性更加趋强,经济权益独立、政治要求独立、思想意识独立。所谓兼并,只是经济独立、政治独立的自然表现;所谓百家争鸣,只是思想意识独立的自然表现。秦皇朝实行专制统治,虽然试图全方位扼杀这种社会独立性,但时间短暂、并没有能够成功,秦崩溃之后,反而是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先是表现为各路义军将士的特点,后来又表现为汉军将士、西汉功臣集团的特点。
陈豨要独立应付匈奴了,上任前来到淮阴侯府上,作为刘邦的亲信近臣、向已经被刘邦降为淮阴侯的韩信登门请教。
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住在长安,并非软禁。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可能还没有出现此类不阴不阳、小人做派的名堂。韩信传记中,有两件事情反映了他这一段的生活状态。
一是还能和皇帝讨论问题、打嘴仗。例如二人讨论带兵能力,那需要相应的环境、氛围。如果是被软禁,便是刘邦想讨论,韩信会不会捧场呢?
二是称疾不朝,但还能公开自由串门。“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称疾不朝从。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韩信在汉军将士心目中,确如战神,樊哙的恭敬几近军人本能。但他如此对待樊哙的恭敬,也可见其性格上的毛病。这是在称病不能上朝、不愿意跟在刘邦身后当背景的前提下,还能公开自由串门、还串到了刘邦的连襟家里。后世或可谓宽松,其实只是享有列侯应有的权利。亦即,韩信成为列侯就享有列侯的权力,不是只有列侯名义的被软禁的囚犯。说明这一点很有必要,不然后世读者几乎一定会将这一期间的韩信视为软禁中的囚犯。这个真的不是。
最初的西汉长安城乃新建的单一首都功能城市。城中建筑只有两类,皇宫和群臣居住区。群臣居住区分为里,每一里50至100户,有单独的围墙和大门。最多时达160个里,这时应该没有那么多。韩信的淮阴侯府邸就在其中,唯不知是原来的楚王府换了招牌,抑或是降为淮阴侯后也换了房子。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韩信拉着陈豨的手在庭院里散步,转了一圈,又是一圈。
幕后策划造反的谈话本就很困难,且韩信又是西汉这个新政权的重要打造者。三秦、三晋、燕赵、齐鲁是他直接指挥打下来,龙且率领的楚军主力是他直接指挥消灭,最后消灭项羽的垓下之战也是他直接指挥,随后又分兵占领吴楚。大半汉军、大半战争、大半中原都是他呕心沥血,西汉不仅是刘邦的,也是他韩信一生功业。下决心摧毁岂是容易?
更何况,他清楚汉军和西汉靠什么组成,就是他在汉中向刘邦提出的“与天下同利”,简而言之就是攻城得城、掠地得地。在这种基础上打造起来的政权,只要能保持必要弹性,稳定性几乎无可比拟,想要摧毁谈何容易?亲身经历了摧毁秦皇朝战争的摧枯拉朽,亲眼目睹了那个庞然大物的土崩瓦解,他对如何巩固一个政权、如何摧毁一个政权有非常直接的理解。秦之所以土崩瓦解,因为那确为皇帝一人独有,好似独脚巨人,一旦皇纲解纽,势必轰然崩塌。汉则与天下同利,好似百足之虫,没有了皇帝,下边还有60万小皇帝。60万幸存的汉军将士,就是60万个小皇帝。韩信,可能是较早意识到西汉这一优势的。
韩信出身时虽然已经是平民、常常食不果腹,却是颇为典型的精神贵族。家中长辈都早早去世,他其实是个孤儿,除却长辈言传身教的贵族理念之外,并不知晓社会上已经增添了许多其他的东西。他与人相处,就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的一生功业,起自刘邦汉中拜将,对刘邦始终怀抱感恩之心。他很早就明白刘邦不信任自己,甚至有点理解刘邦的不信任。为了让刘邦放心,能做的他都做了,不能做的、只要不是严重影响战争胜负,他也做了。
刘邦第一次收精兵,他宁愿相信是大局需要而不是汉王心胸狭小。再则本钱也确实是人家给的,自己大发了,人家收回本钱、再收点利息理所应当。何况分兵拱卫汉王、加强中原前线也确为战争需要。他真心实意将麾下精兵全数送走,以致兵出燕赵其实是一帮未经训练的老百姓。井陉一战其实是将未经训练的老百姓撵上了战场,可谓不教而战,非置之死地必然一哄而散;不能战斗,遑论取胜?!
第二次在修武,他和张耳都是在装睡。张耳已经60出头、早晨醒得很早,他也早就跟着醒了。刘邦进帐喝令士卒不许报告,他们都听到了。统帅大军,兵符印信岂能轻易让人夺走?!他等于是耳听着刘邦将兵符印信拿走的。装睡之人自然不会被惊醒。事后张耳还抚慰他。
第三次在齐。张良来封自己为齐王的同时征调手下军队,有点像是一笔生意,自然不能不给。
第四次在定陶,堂堂汉王等于是明抢硬夺了。
他理解,汉王谋略不如自己,手下士卒再不如自己,如何能睡得着?!所以,胜利后他积极主动牵头上书拥戴刘邦称帝。
他一开始就没有、后来也始终没有试图和刘邦平起平坐的念头。他韩信不是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所以,自己昧着良心、违背做人的道德将钟离眛的人头奉送给刘邦,居然还是被“擒”了,居然还是成为了淮阴侯,和麾下的将领们站到了一起。刘邦、刘邦,你欺人太甚!士可杀,不可辱!
每逢这样的时候,就会想到南昌亭长那个老婆。那时自己落魄、在亭长家里蹭饭吃,本是感谢不尽。你给是情分,韩信感谢;不给是本分,把话讲在明处,韩信自会拜谢而辞,何以当面羞辱?士可杀,不可辱!他一直怀疑是亭长在背后指使,真正小人。
陈豨(?―前195年),也是较早独立起义响应陈胜、吴广的义军领袖。秦二世元年率领所部5百人在山东菏泽一带加入刘邦集团。因为后来谋反,他的功劳被蒙上了历史的尘埃,只是功臣表中还有寥寥数语。西汉功臣中这样的功臣有的是,不只是樊周滕灌等留下传记的若干位——有兴趣的读者朋友略加比较就能明白,只有拂去历史的尘埃才有可能想见他们的风采。
陈豨加入汉军初期的作用,类似郦商,常常负责小规模独立活动。萧何经营关中,他的部队可能担任留守。楚汉相争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没有在中原前线。他的战功,主要就是起义初期、入关中、出汉中、平定三秦这一阶段,战争规模还不大,功劳也就不大。虽然也是汉军的方面统帅,第一次分封诸侯并不在其中。但和刘邦关系很好,中后期的工作主要是担任刘邦的高级信使,被军中视为幸臣。
刘邦白登突围之后将樊哙留下负责当地。樊哙和周勃都属于汉军的主力机动兵团,不可能长留代地。回到长安后,就选择陈豨担任代相。陈豨因此被赐封侯爵。刘邦特别说明,“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故封豨为列侯”(《史记·高祖本纪》)。这是公开或有意宣称——陈豨很可靠,功劳或不太够,但因军情紧急需要重用而封侯。
刘邦没有意识到,陈豨和韩信的关系也不错。刘邦汉中拜将时,诸将大多是丰沛子弟,资格、关系很硬,大都有点反感韩信、不买账。陈豨是当时还为数极少的非丰沛子弟,自然不反感。后来担任高级信使频繁来往,刘邦和韩信对彼此的真实态度可能很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就将二人之间的是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几乎是本能地同情韩信。
这是刘邦身边工作人员这个特殊功臣群体的一大特点:大都独立性较强,保持了独立的是非标准,不迷信刘邦;无论大事小事,刘邦的决策和他们的是非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能有独立的判断。在刘邦和功臣集团博弈的全部过程中,将一再表现出来。
推而言之,这更是整个西汉功臣集团的一大特点,又是西汉不同于此前此后历代皇朝的思想层面的原因。其历史渊源,自然就是春秋战国那个伟大的时代了——天子式微、诸侯国君也式微,上古中国贵族“大家”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独立性更加趋强,经济权益独立、政治要求独立、思想意识独立。所谓兼并,只是经济独立、政治独立的自然表现;所谓百家争鸣,只是思想意识独立的自然表现。秦皇朝实行专制统治,虽然试图全方位扼杀这种社会独立性,但时间短暂、并没有能够成功,秦崩溃之后,反而是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先是表现为各路义军将士的特点,后来又表现为汉军将士、西汉功臣集团的特点。
陈豨要独立应付匈奴了,上任前来到淮阴侯府上,作为刘邦的亲信近臣、向已经被刘邦降为淮阴侯的韩信登门请教。
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住在长安,并非软禁。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可能还没有出现此类不阴不阳、小人做派的名堂。韩信传记中,有两件事情反映了他这一段的生活状态。
一是还能和皇帝讨论问题、打嘴仗。例如二人讨论带兵能力,那需要相应的环境、氛围。如果是被软禁,便是刘邦想讨论,韩信会不会捧场呢?
二是称疾不朝,但还能公开自由串门。“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称疾不朝从。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韩信在汉军将士心目中,确如战神,樊哙的恭敬几近军人本能。但他如此对待樊哙的恭敬,也可见其性格上的毛病。这是在称病不能上朝、不愿意跟在刘邦身后当背景的前提下,还能公开自由串门、还串到了刘邦的连襟家里。后世或可谓宽松,其实只是享有列侯应有的权利。亦即,韩信成为列侯就享有列侯的权力,不是只有列侯名义的被软禁的囚犯。说明这一点很有必要,不然后世读者几乎一定会将这一期间的韩信视为软禁中的囚犯。这个真的不是。
最初的西汉长安城乃新建的单一首都功能城市。城中建筑只有两类,皇宫和群臣居住区。群臣居住区分为里,每一里50至100户,有单独的围墙和大门。最多时达160个里,这时应该没有那么多。韩信的淮阴侯府邸就在其中,唯不知是原来的楚王府换了招牌,抑或是降为淮阴侯后也换了房子。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韩信拉着陈豨的手在庭院里散步,转了一圈,又是一圈。
幕后策划造反的谈话本就很困难,且韩信又是西汉这个新政权的重要打造者。三秦、三晋、燕赵、齐鲁是他直接指挥打下来,龙且率领的楚军主力是他直接指挥消灭,最后消灭项羽的垓下之战也是他直接指挥,随后又分兵占领吴楚。大半汉军、大半战争、大半中原都是他呕心沥血,西汉不仅是刘邦的,也是他韩信一生功业。下决心摧毁岂是容易?
更何况,他清楚汉军和西汉靠什么组成,就是他在汉中向刘邦提出的“与天下同利”,简而言之就是攻城得城、掠地得地。在这种基础上打造起来的政权,只要能保持必要弹性,稳定性几乎无可比拟,想要摧毁谈何容易?亲身经历了摧毁秦皇朝战争的摧枯拉朽,亲眼目睹了那个庞然大物的土崩瓦解,他对如何巩固一个政权、如何摧毁一个政权有非常直接的理解。秦之所以土崩瓦解,因为那确为皇帝一人独有,好似独脚巨人,一旦皇纲解纽,势必轰然崩塌。汉则与天下同利,好似百足之虫,没有了皇帝,下边还有60万小皇帝。60万幸存的汉军将士,就是60万个小皇帝。韩信,可能是较早意识到西汉这一优势的。
韩信出身时虽然已经是平民、常常食不果腹,却是颇为典型的精神贵族。家中长辈都早早去世,他其实是个孤儿,除却长辈言传身教的贵族理念之外,并不知晓社会上已经增添了许多其他的东西。他与人相处,就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的一生功业,起自刘邦汉中拜将,对刘邦始终怀抱感恩之心。他很早就明白刘邦不信任自己,甚至有点理解刘邦的不信任。为了让刘邦放心,能做的他都做了,不能做的、只要不是严重影响战争胜负,他也做了。
刘邦第一次收精兵,他宁愿相信是大局需要而不是汉王心胸狭小。再则本钱也确实是人家给的,自己大发了,人家收回本钱、再收点利息理所应当。何况分兵拱卫汉王、加强中原前线也确为战争需要。他真心实意将麾下精兵全数送走,以致兵出燕赵其实是一帮未经训练的老百姓。井陉一战其实是将未经训练的老百姓撵上了战场,可谓不教而战,非置之死地必然一哄而散;不能战斗,遑论取胜?!
第二次在修武,他和张耳都是在装睡。张耳已经60出头、早晨醒得很早,他也早就跟着醒了。刘邦进帐喝令士卒不许报告,他们都听到了。统帅大军,兵符印信岂能轻易让人夺走?!他等于是耳听着刘邦将兵符印信拿走的。装睡之人自然不会被惊醒。事后张耳还抚慰他。
第三次在齐。张良来封自己为齐王的同时征调手下军队,有点像是一笔生意,自然不能不给。
第四次在定陶,堂堂汉王等于是明抢硬夺了。
他理解,汉王谋略不如自己,手下士卒再不如自己,如何能睡得着?!所以,胜利后他积极主动牵头上书拥戴刘邦称帝。
他一开始就没有、后来也始终没有试图和刘邦平起平坐的念头。他韩信不是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所以,自己昧着良心、违背做人的道德将钟离眛的人头奉送给刘邦,居然还是被“擒”了,居然还是成为了淮阴侯,和麾下的将领们站到了一起。刘邦、刘邦,你欺人太甚!士可杀,不可辱!
每逢这样的时候,就会想到南昌亭长那个老婆。那时自己落魄、在亭长家里蹭饭吃,本是感谢不尽。你给是情分,韩信感谢;不给是本分,把话讲在明处,韩信自会拜谢而辞,何以当面羞辱?士可杀,不可辱!他一直怀疑是亭长在背后指使,真正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