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笑了:“朕没有不同意,朕在想其他人可以回家去,那些从学校出来的孤儿该往何处去。”

    “回军校啊。军校也不是全封闭的。每天也有人出来买菜,他们想进城,搭那些人的车就行了。”卫莱道:“在军校吃喝还不用给钱。”

    刘彻道:“他们现在哪个差钱啊。”随之又说:“这个办法也行,但得加一条,禁止饮酒。”

    翌日,刘彻就把此事交给卫青。

    卫青第一次出征回来,被他姐带去上林苑,并没有发现他姐的真实意图。后来又来几次卫青才发现,虽然他跟霍去病一样,认为自己不用静心修养。卫青和霍去病不同的是,卫青自小无人关心,卫莱这么在意他,卫青心里又酸又涩还很珍惜,自然不舍得同霍去病一样,断然拒绝。

    卫青听他皇帝姐夫说到,出征的将士轮休一个月,就猜到是他姐的主意。不过他没问,他皇帝姐夫乾纲独断,他皇帝姐夫若不同意,他姐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没用。

    卫青领命下去,就把此事交代下去。

    将士们都在领皇帝额外给的赏赐,战时为兵,平时为民的那些人还没离开,听闻此事不禁感慨:“咱们这些当兵的待遇是越来越好了。”

    有人接道:“可不是吗。十年前谁能想到。”抬起脚上的鞋,“还发这种鞋。”

    “就是太少。”又有人接道:“每次只给一双。”

    “你就知足吧。这个鞋除了咱们这些军人,就是三公九卿也没得穿。”

    此言一出,四周人全围上来,纷纷表示不信。

    知道点真相的人道:“这是皇帝陛下令匠人赶制的,只有皇家工匠会做。”

    “那王侯将相也可以找他们做啊。”

    “他们没有原料,而且未经陛下许可,他们也不给达官贵人们做。听说那些匠人若是做得好,干个几年就可以带徒弟或儿子。跟达官贵人做事,哪有这么好的事,还不需要卖身。”

    有人恍然大悟:“这就难怪了。不是官也能有个铁饭碗。换我也是选皇帝陛下。”

    “那三公九卿就没意见?”

    “三公九卿可不敢有意见。咱们大汉以前最缺将军,现在连将军都不缺,他们有意见,多得是想顶替他们的人。”

    众人想想,朝廷去年又招贤,虽说没能招个有三公之才的人,然而,像皇帝这么三不五时地发布招贤令,早晚能找到。

    刘彻本人并不轻松。他知道公孙弘活不长,去年东巡没带他,回来之后念他劳苦功高,还赏了他许多名曰辽东产的大米。

    公孙弘吃了卫莱空间的米,身体轻快许多,可他毕竟年龄大了,身体各项功能都转不动了,最终还是没能熬到元狩三年。

    九月中旬,霍去病搞清楚家里出了什么事,忙着收拾他的新家的时候,公孙弘府上挂起白绸。

    霍去病虽然跟他不熟,也亲自走一趟。

    卫青与他同朝为官数载,便多停留一炷香。正是这一炷香,让随后到来的官吏交口称赞,大将军位列三公,还是万户侯,居然也能亲自过来,难得,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