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少妇和那书生处理好余事,秦蒙回去换了身衣服,随后便跟着少妇一路向城西走。
路上,他们总算通了姓名。少妇姓苏名绮,男孩名叫许洋。一路上看苏绮的谈吐和衣着打扮,应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她虽生得一般,没有杨清婉那样动人,可因为会化妆,看起来倒也不落俗套。男孩许洋很是欢脱,一直在说些趣话,不时把秦蒙和苏绮逗得大笑。
走了约有半个时辰,苏绮在一处不小的房宅前停住脚:“到了。”
只见朱门金匾,两个雄浑的大字:“苏府”。
“苏府?”秦蒙一怔,“苏大嫂,敢问苏学士是?”
“是我叔父。”苏绮笑道,“我爹不在汴梁,我家丈夫又短命,两年前就去了,婆家只剩我婆婆,也忧愤成疾,不久前去了。我们最近就一直住在这里。”
“苏大嫂,我还是不进去了,秦某一介糙莽汉子,怕是会被苏学士笑话。”秦蒙有些迟疑。
苏绮笑着劝道:”不打紧。伯父倒是喜欢秦大哥这种汉子的直爽豪迈呢。”
“绮儿,怎么,到门口了,还不进来?”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走到门口,笑道。他穿着一身文士长衫,面相俊朗,气宇非凡,应该便是翰林学士苏轼了。
“叔父,洋儿刚刚落水,被这位秦大哥救了起来,我说要回家宴请秦大哥,都到了门口了,秦大哥又不敢进了。”苏绮应道。
苏轼笑道:“哦?秦兄弟是怕我把你吃了不成?我就是写过《猪肉颂》,我也只吃猪肉,不吃人肉。”
秦蒙一时语塞,只能讪笑。
“王阿锤!告诉厨房,迎客!”苏轼说着向院里大叫道。
苏轼这一声唤把秦蒙逗笑了,他也放松了心情,便跟着苏家几人一起进了大宅。
大宅内,陈设并没有很华丽,处处显着质朴,却尽是亲切之感。先是一间正厅,厅内左边摆了一张圆桌,桌上摆着茶壶,壶里还冒着热汽。右边是一个大书柜,足有半面墙那么大。里面藏书虽没摆满,却也甚是丰富。上面是孔孟经书,各代诗文,和当代名家的词经著述。只是独不见苏轼自己的著作。
秦蒙继续看着,终于发现了一册《东坡词选》,摆在一个极不显眼的位置,若是不细看,根本不可能发现。
“苏学士,这架上为何很少有你自己的著作呢?”秦蒙有些好奇,便问。
苏轼笑着指向最上层:“你看,这书柜最上层,我摆的是孔孟,就像日月一般。我区区腐草之荧光,又岂敢与日月争辉?下面一层是韩墨荀老庄,孔孟若是日月,其余诸子便是星辰。星辰之光虽弱,却也望尘莫及。再下,是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诸贤。他们便是林火,旺得很,光也很盛。再往下,是隋唐五代。如李杜等人,他们便是灯光,照明已是足够。至宋,大家便都是星星之火,我又偏偏是其中最弱的那一点。所以便只敢放一本。”
秦蒙又想了想,笑着反驳道:“苏学士此言差矣。秦某虽是一介莽夫,从前却也是跟着先生学过一些诗文的,岂不闻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若他们仅仅是灯焰,可绝不能光焰万丈的。再者,如汉代有了地动仪,唐末火药用于军士,朝代在变,应该是越来越强才对。我大宋之盛世,又有其他哪个朝代能相比?就算孔孟是日月,我大宋之文亦当是星辰才对。苏学士也不必妄自菲薄,所谓文无第一,就算学士之诗文不得众人所爱,也总会有人喜欢的。”
“那秦兄弟不妨翻开拙作瞧瞧,看你喜不喜欢?”苏轼笑道。
“好,那秦某便好生拜读。”秦蒙爽快应道。
他随手翻开一页,只见是一首小令《浣溪沙》: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路上,他们总算通了姓名。少妇姓苏名绮,男孩名叫许洋。一路上看苏绮的谈吐和衣着打扮,应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她虽生得一般,没有杨清婉那样动人,可因为会化妆,看起来倒也不落俗套。男孩许洋很是欢脱,一直在说些趣话,不时把秦蒙和苏绮逗得大笑。
走了约有半个时辰,苏绮在一处不小的房宅前停住脚:“到了。”
只见朱门金匾,两个雄浑的大字:“苏府”。
“苏府?”秦蒙一怔,“苏大嫂,敢问苏学士是?”
“是我叔父。”苏绮笑道,“我爹不在汴梁,我家丈夫又短命,两年前就去了,婆家只剩我婆婆,也忧愤成疾,不久前去了。我们最近就一直住在这里。”
“苏大嫂,我还是不进去了,秦某一介糙莽汉子,怕是会被苏学士笑话。”秦蒙有些迟疑。
苏绮笑着劝道:”不打紧。伯父倒是喜欢秦大哥这种汉子的直爽豪迈呢。”
“绮儿,怎么,到门口了,还不进来?”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走到门口,笑道。他穿着一身文士长衫,面相俊朗,气宇非凡,应该便是翰林学士苏轼了。
“叔父,洋儿刚刚落水,被这位秦大哥救了起来,我说要回家宴请秦大哥,都到了门口了,秦大哥又不敢进了。”苏绮应道。
苏轼笑道:“哦?秦兄弟是怕我把你吃了不成?我就是写过《猪肉颂》,我也只吃猪肉,不吃人肉。”
秦蒙一时语塞,只能讪笑。
“王阿锤!告诉厨房,迎客!”苏轼说着向院里大叫道。
苏轼这一声唤把秦蒙逗笑了,他也放松了心情,便跟着苏家几人一起进了大宅。
大宅内,陈设并没有很华丽,处处显着质朴,却尽是亲切之感。先是一间正厅,厅内左边摆了一张圆桌,桌上摆着茶壶,壶里还冒着热汽。右边是一个大书柜,足有半面墙那么大。里面藏书虽没摆满,却也甚是丰富。上面是孔孟经书,各代诗文,和当代名家的词经著述。只是独不见苏轼自己的著作。
秦蒙继续看着,终于发现了一册《东坡词选》,摆在一个极不显眼的位置,若是不细看,根本不可能发现。
“苏学士,这架上为何很少有你自己的著作呢?”秦蒙有些好奇,便问。
苏轼笑着指向最上层:“你看,这书柜最上层,我摆的是孔孟,就像日月一般。我区区腐草之荧光,又岂敢与日月争辉?下面一层是韩墨荀老庄,孔孟若是日月,其余诸子便是星辰。星辰之光虽弱,却也望尘莫及。再下,是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诸贤。他们便是林火,旺得很,光也很盛。再往下,是隋唐五代。如李杜等人,他们便是灯光,照明已是足够。至宋,大家便都是星星之火,我又偏偏是其中最弱的那一点。所以便只敢放一本。”
秦蒙又想了想,笑着反驳道:“苏学士此言差矣。秦某虽是一介莽夫,从前却也是跟着先生学过一些诗文的,岂不闻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若他们仅仅是灯焰,可绝不能光焰万丈的。再者,如汉代有了地动仪,唐末火药用于军士,朝代在变,应该是越来越强才对。我大宋之盛世,又有其他哪个朝代能相比?就算孔孟是日月,我大宋之文亦当是星辰才对。苏学士也不必妄自菲薄,所谓文无第一,就算学士之诗文不得众人所爱,也总会有人喜欢的。”
“那秦兄弟不妨翻开拙作瞧瞧,看你喜不喜欢?”苏轼笑道。
“好,那秦某便好生拜读。”秦蒙爽快应道。
他随手翻开一页,只见是一首小令《浣溪沙》: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