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智是一只老狐狸,直接受命皇上,且成日里在国库数钱,既无法威逼,也利诱不了,所以大家才把矛头对准宋修承。

    商部牵扯的礼仪是多方面的,首先各位王爷的利益牵扯进去,这样一来,有许多暗中的“生意”便没办法进行了,朝中的大臣当然不会同意!

    若不牵扯到自身的利益,这帮老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是牵扯到自己的利益,不用旁人交代,他们自觉地就联合起来抵制。事情做起来比想象中的难多了,宋修承也很是头疼。

    韩智插话道:“依微臣看,商部还是要徐徐图之,要想让人一下子接受很难,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反弹,如今天下好不容易短暂平稳,不宜操之过急。”

    这话宋修承不认同,反驳道:“韩尚书行事太过中和,古有商鞅变法,若先人皆像韩尚书这般以中庸之道自居,还谈何变革?推行商部旨在推陈出新,缓解国库无钱的困局。如今要考虑的不是该不该继续变革,而是该怎么变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年轻人口气不小啊!我且问你,商人做官图的是什么?”

    宋修承答道:“光耀门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权钱结合,赚更多的钱。”

    韩智哼了一声:“所以,让商人做官才更加错误,朝廷本就缺钱,将近一半的钱还被这些商人瓜分,他们岂不是打秋风打到朝廷打到国库来了?”

    “韩尚书此言差矣。”宋修承嫌坐着说不清楚,于是他站起来比划道,“韩尚书只看到商人赚钱,殊不知就算不成立商部,商人也是一样赚钱,现在是朝廷要去跟商人分一杯羹。朝廷的税收一样不少,相反还有进账,如果朝廷赶尽杀绝不让商人赚钱,还有谁敢跟朝廷做生意?”

    “经商之道,在于广结善缘,如此百姓才会买账。”

    韩尚书嫌仰着脑袋太累,索性也站起来,就事论事,将问题摆在台面上来说。

    “商部成立至今可有成效?”他转身面对着宋修承质问道,“除了闹得人心惶惶,还有什么作用?”

    “那是因为我手中没权,我要是能调动京畿司,我害怕谁在背后捣乱?”

    宋修承也觉得委屈,这些问题他早就预料到了,但是无法避免,只能等问题出来之后顶着压力扛下来。他现在担心的是皇上的意志不够坚定,会听从韩智以及一帮老臣的意见取消商部,这样他的安排就派不上用场了。

    两人吵得面色通红,宣帝听的头疼,从中调和道:“两位爱卿先别吵,一个一个说。”

    韩智先抱拳阐述自己的观点:“皇上,商部成立至今弊大于利,微臣提议取消商部。”

    “皇上,商部成立至今已初见成效,规则总要让大家适应一段时日。商部的成立功在后世,若半途而废,以后将会面临更大的阻力!请皇上三思!”

    宣帝沉思片刻,他心中确实有动摇,如今内政一团乱麻,确实扰得人不能清净。但宋修承一句功在后世打动了他,太祖当年打下天下,父皇巩固内政,他却一事无成,为了将来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他狠了狠心。

    “商部既然已经筹备许久,确实不易半途而废。遇见问题要想办法解决,此事你们细细商谈之后写成奏折呈上来,朕再仔细斟酌。”

    韩智就算有意见也只能忍了,与宋修承一起答应下来。

    两人在御书房里讨论了一个时辰才从御书房里出来,太阳高高的挂在半空,昨晚下的雪已经化了大半,背阴面的房顶上还攒了许多,在太阳底下很刺眼。

    宋修承嘴上不说,心中也在想着对策,商部的事情齐逸只是提了一提,具体操作还要他自己想办法。韩智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年轻真好,有冲劲儿,敢想敢做。我跟你这般大的时候还是个打杂的呢,宋尚书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尚书的位置,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宋修承轻笑道:“承韩尚书吉言。有件事得麻烦一下韩尚书。”

    韩智狐疑的看着他:“何事?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