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听见刘雨风的声音无奈地一笑,说道:“陈飞不在,刘雨风把陈飞的大旗接过去了。”说完在沈晚晴唇上轻轻一吻,笑道:“等我回来。”

    林远说完就穿好衣服走到外间屋子,把门打开问道:“有什么紧急军情?”

    刘雨风说道:“是驻守在中朝边境图们江段的第二师发来的加急电报,电文的内容您还是自己看吧,我一句半句也说不明白。”

    林远心想:“既然是第二师发来的加急电报,那这件事情一定不会小!”于是林远接过电报,对刘雨风说道:“进来等着吧,我会把回电的内容告诉你。”

    林远说完便把刘雨风领进屋子,沈晚晴也从里面的屋子出来,给刘雨风倒了一杯茶,刘雨风急忙说道:“夫人,您怎么能亲自给我倒茶呢?”

    沈晚晴把手指竖在嘴唇上,轻声说道:“别打扰他看电报。”刘雨风急忙用手捂住了嘴,林远把电报打开,只见上面写道:“十二月六日晚上六时许,开山屯中国农民和朝鲜农民发生大规模械斗,我军已经派出部队介入,目前局势已经得到控制。”

    林远看完举着电报问刘雨风:“这就完了?”

    刘雨风说道:“没错,我也反复问过电报室,只有这一句。”

    林远说道:“那就奇怪了,这件事情有什么值得加急的地方吗?”

    刘雨风摇头说道:“我也不明白。”

    沈晚晴在一边拿起电报,看了一遍说道:“这份电报表面上没有什么,可是细究起来却很有内容,你们看,中国农民和朝鲜农民发生械斗,这怎么可能呢?双方不应在自己的国家里种地吗?为什么会发生械斗呢?”

    林远说道:“难道是有日军扮作朝鲜农民?不可能啊,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啊,而且军队和农民迥然不同,第二师一定能够看出来。”

    沈晚晴和刘雨风都不说话,林远说道:“这样吧,给第二师回电,明天上午召开一次视频通话会议,我到时候好好问问这件事情。”

    刘雨风答应下来,于是出去给第二师回电,林远抱起沈晚晴进行“未竟的事业”,等到第二天一早,林远就赶到会议室,一进门就发现里面坐着一个军官,刘雨风介绍道:“林帅,这个军官是第二师派来的参谋,专程来汇报边境上发生的事情。”

    这时那个军官站起来向林远敬礼,说道:“林帅,我是周晓师长专门派来汇报情况的,我叫于林,是师部的参谋。”

    林远伸出手去和于林相握,说道:“于参谋,多余的话我们就不多说了,你直接和我说情况吧。”

    于林说道:“那我就从头开始说这件事情吧。”林远点点头,于林接着说道:“今天是十二月七日,事情的起于三天前,十二月四日,开山屯的中国农民王大牛的父亲去世,王大牛雇了一辆车拉他父亲的尸身去北山安葬,经过了朝鲜农民安再新家的农田。”

    林远一听这话立刻说道:“开山屯是我们中国领土,怎么有朝鲜农民的农田?这是怎么回事?”

    于林说道:“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朝鲜的西北地区,也就是和开山屯接壤的一带,是朝鲜极其贫困的地带,在一八七零年前后,这个地区发生了旱灾,于是很多朝鲜农民就偷渡过了图们江,进入了中国开山屯一带开垦耕种。”

    “而此时清廷还固守着‘东北乃是龙兴之地,不准汉人进入’的信条,所以开山屯一带只有极少的中国农民,于是这些朝鲜人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后来的二十多年里,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已经有了几千人。”

    “清廷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就给当时的朝鲜李氏王朝的国王发去咨文,让他们把这些朝鲜人都弄回去,朝鲜国王答应了,不过朝鲜国力弱,几千人弄回去不好安置,而且那些朝鲜人也拖家带口,不好处理,于是朝鲜国王就恳请清廷照顾这些朝鲜人,不要急着赶走他们。”

    “清廷自视天朝上国,便答应下来,不过却提出让这些朝鲜人改冠易服,加入中国国籍,这些朝鲜人世代保持朝鲜族的习惯,哪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得过来的呢?所以这件事情就拖延了下来,清廷也没有多加理会,于是这件事情便耽搁了下来,后来进入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廷和法国开战,到了九十年代,又和日本打甲午战争,这件事情就被人们淡忘了。”

    “不过这些朝鲜人都是质朴的农民,和当地的满族、汉族农民没有什么冲突,倒是亲如一家,等到后来,我们夺过东北,边防军便发现了这些朝鲜人,我们也想给朝鲜政府发照会,让他们把这些朝鲜人带走,可是朝鲜被日本占据,日本和我们的关系您也清楚,这件事情便一直悬而未决。”

    “林帅对待外国人的政策一向是吸纳包容,像俄国战俘都可以加入中国国籍,我们边防军便贯彻林帅的精神,没有强行赶走这些农民,而是把他们看作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