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盟真乃强人也,赏赐越来越惊人。感谢!必须的。)
~~~~~~~~~~~~~~~~~~~~~~~~~~
五月初八,夏国兵马都元帅、晋王察哥,集结了兴庆府五千精锐、怀州三千军兵、静州二千军兵、顺州二千军兵、灵州翔庆军五千,再征发一万役夫,总计二万八千余兵马,浩浩荡荡,杀奔定州而去。
察哥虽然自诩为当代名将,但绝不敢小觑一支能够屡败金军、穿越无人沙漠,实施千里大迂回的万人强军。所谓五而攻之,十而围之,不到三万人马,岂能攻得下上万大军守卫的坚城?
所以察哥在率军出战后,又紧急发出军令,急调东南边境线上,五大军司各出四千兵马,共计二万,合兵一起,堪堪凑足五万之数,如此方有胜算。
当然,从前线抽调二万兵马,必然会造成防线空虚,但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前第一要务,就是将这根扎到心口上的刺给拔了。边境失守,最多失去一些领土砦寨,国家还能够承受。而这钻到肚子里的毒虫若不能早日除掉,将会腐蚀国朝根本,严重动摇国家根基,甚至会造成前方将士军心动荡而溃散。
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如何,察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集结足够多的兵力,一举将这个祸胎割除,就算因此被华军占领部分边境领土,损失成千上万军兵。也在所不惜!
前线各军司人马距兴庆府或百里或数百里不等,如果等人马聚集齐了再出战,只怕定州华军都杀到兴州城下了。察哥当然不能让这等局面出现,否则国主不拿他开刀都无法平民愤了。
二万八千大军先期出征,二万援军随后跟进,不惜代价,一月之内,夺回定州。
这就是察哥出征之前,对国主李乾顺做出的保证。在李乾顺看来,察哥这个承诺已经是相当谨慎保守的了。既没说全歼敌军。也没说趁胜追击。夺回克夷门,或将敌军赶到大漠去,只说夺定州。由此可见这位夏国第一将,对当前之敌的重视与小心。半分不敢大意。
兴庆府与定州相去不过五、六十里。大军若急行。可朝发夕至。不过,为防敌军伏击,察哥行军速度未敢过快。以稳健推进为上。下午申牌时分,前锋来报,前方距定州二十里,未发现大股敌军埋伏。不过,在官道左侧里许之外,有一废弃砦寨里,似有可疑敌影。
这个情况立即引起察哥高度重视,当即决定亲自查看,在三百铁鹞子重重环护下,铁蹄如鼓,轰鸣如雷,卷起团团烟尘,沿道旁山梁冲上山峁。
夏国国都的西侧,就是呈南北走向、巍峨连绵、高耸入云的贺兰山。受地势影响,兴庆府至定州段,道旁左(西)侧,遍布高矮不一的黄土峁。这些黄土峁都有相同特点:草木稀少,土质疏松,山坡较陡,山顶浑圆。
这段区域与夏国其他地区不同,由于国都及定州近在咫尺,除了牧民,很少有夏国百姓定居于城廓野外,因此周边极少村庄。当然,少并不是没有,这附近还是有些砦寨的,眼下从察哥所在的山顶望下去,二里之外,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砦寨。
察哥身边正有一位熟识此地情况的将领为其指点讲解:“……此砦名‘破军’,兴建已久。初建于永安二年(1099),彼时有乱党(指梁太后一族)不忿新皇,窜入贺兰山为匪做乱,故修此砦。三年之后,乱党剿尽,此砦亦废,迄今三十年矣。”
察哥居高临下望去,但见这砦寨窄小,壁垣残破,房屋半塌,可见影影绰绰百余人影隐于壁后,后面的残破房屋也偶见人影出没。但从砦寨规模来看,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营人马。
察哥略加思索,便洞悉对手意图:“此乃敌军牵制之策,此山道路既陡而窄,我大军若停滞于山下,纵有上万大军,也只能以少量军兵梯次进攻。如此便可拖延时日,牵制我军进度。若我军不顾而去,则敌亦可趁势出击,打击我方运输线。”
这时一员夏将请示道:“元帅,不如让末将领兵试攻一次,敌军似乎不多,或可一鼓而下。”
察哥沉吟一下,点头允诺:“可。”
这员夏将很快点了善于山地作战的五百精锐步跋子,披甲持牌,步步为营,向破军砦地势较平缓的东南面发起攻击。
逼近砦寨五、六十步时,砦寨壁坦之后,突然探出三十余名火枪兵,随即枪声大作。夏军步跋子纷纷倒地,骨碌碌滚下山坡。火枪兵打完一拨,往后退去,后面再来一拨,又是一阵乱枪,放倒一片步跋子。照面之间,步跋子就倒下三、四十人,余者无不气沮,仓皇而退。
观战的数万夏军一阵骚动,随即被各级将官喝斥稳住。
过得一会,适才那员夏将满面羞惭,跪于察哥面前,伏首道:“末将出师不利,折了大军锐气,请元帅责罚。”
察哥并未朝麾下将领看上一眼,目不转睛盯住那小砦寨,缓缓点头:“华军火器果然犀利,据闻其火药来源多采自我国,此战之后,须得好生研发一番才是。”转头淡淡道,“此番出击虽探出了敌军虚实,却挫了我军锐气。责军杖三十,降两级,自去领罚吧。”
~~~~~~~~~~~~~~~~~~~~~~~~~~
五月初八,夏国兵马都元帅、晋王察哥,集结了兴庆府五千精锐、怀州三千军兵、静州二千军兵、顺州二千军兵、灵州翔庆军五千,再征发一万役夫,总计二万八千余兵马,浩浩荡荡,杀奔定州而去。
察哥虽然自诩为当代名将,但绝不敢小觑一支能够屡败金军、穿越无人沙漠,实施千里大迂回的万人强军。所谓五而攻之,十而围之,不到三万人马,岂能攻得下上万大军守卫的坚城?
所以察哥在率军出战后,又紧急发出军令,急调东南边境线上,五大军司各出四千兵马,共计二万,合兵一起,堪堪凑足五万之数,如此方有胜算。
当然,从前线抽调二万兵马,必然会造成防线空虚,但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前第一要务,就是将这根扎到心口上的刺给拔了。边境失守,最多失去一些领土砦寨,国家还能够承受。而这钻到肚子里的毒虫若不能早日除掉,将会腐蚀国朝根本,严重动摇国家根基,甚至会造成前方将士军心动荡而溃散。
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如何,察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集结足够多的兵力,一举将这个祸胎割除,就算因此被华军占领部分边境领土,损失成千上万军兵。也在所不惜!
前线各军司人马距兴庆府或百里或数百里不等,如果等人马聚集齐了再出战,只怕定州华军都杀到兴州城下了。察哥当然不能让这等局面出现,否则国主不拿他开刀都无法平民愤了。
二万八千大军先期出征,二万援军随后跟进,不惜代价,一月之内,夺回定州。
这就是察哥出征之前,对国主李乾顺做出的保证。在李乾顺看来,察哥这个承诺已经是相当谨慎保守的了。既没说全歼敌军。也没说趁胜追击。夺回克夷门,或将敌军赶到大漠去,只说夺定州。由此可见这位夏国第一将,对当前之敌的重视与小心。半分不敢大意。
兴庆府与定州相去不过五、六十里。大军若急行。可朝发夕至。不过,为防敌军伏击,察哥行军速度未敢过快。以稳健推进为上。下午申牌时分,前锋来报,前方距定州二十里,未发现大股敌军埋伏。不过,在官道左侧里许之外,有一废弃砦寨里,似有可疑敌影。
这个情况立即引起察哥高度重视,当即决定亲自查看,在三百铁鹞子重重环护下,铁蹄如鼓,轰鸣如雷,卷起团团烟尘,沿道旁山梁冲上山峁。
夏国国都的西侧,就是呈南北走向、巍峨连绵、高耸入云的贺兰山。受地势影响,兴庆府至定州段,道旁左(西)侧,遍布高矮不一的黄土峁。这些黄土峁都有相同特点:草木稀少,土质疏松,山坡较陡,山顶浑圆。
这段区域与夏国其他地区不同,由于国都及定州近在咫尺,除了牧民,很少有夏国百姓定居于城廓野外,因此周边极少村庄。当然,少并不是没有,这附近还是有些砦寨的,眼下从察哥所在的山顶望下去,二里之外,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砦寨。
察哥身边正有一位熟识此地情况的将领为其指点讲解:“……此砦名‘破军’,兴建已久。初建于永安二年(1099),彼时有乱党(指梁太后一族)不忿新皇,窜入贺兰山为匪做乱,故修此砦。三年之后,乱党剿尽,此砦亦废,迄今三十年矣。”
察哥居高临下望去,但见这砦寨窄小,壁垣残破,房屋半塌,可见影影绰绰百余人影隐于壁后,后面的残破房屋也偶见人影出没。但从砦寨规模来看,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营人马。
察哥略加思索,便洞悉对手意图:“此乃敌军牵制之策,此山道路既陡而窄,我大军若停滞于山下,纵有上万大军,也只能以少量军兵梯次进攻。如此便可拖延时日,牵制我军进度。若我军不顾而去,则敌亦可趁势出击,打击我方运输线。”
这时一员夏将请示道:“元帅,不如让末将领兵试攻一次,敌军似乎不多,或可一鼓而下。”
察哥沉吟一下,点头允诺:“可。”
这员夏将很快点了善于山地作战的五百精锐步跋子,披甲持牌,步步为营,向破军砦地势较平缓的东南面发起攻击。
逼近砦寨五、六十步时,砦寨壁坦之后,突然探出三十余名火枪兵,随即枪声大作。夏军步跋子纷纷倒地,骨碌碌滚下山坡。火枪兵打完一拨,往后退去,后面再来一拨,又是一阵乱枪,放倒一片步跋子。照面之间,步跋子就倒下三、四十人,余者无不气沮,仓皇而退。
观战的数万夏军一阵骚动,随即被各级将官喝斥稳住。
过得一会,适才那员夏将满面羞惭,跪于察哥面前,伏首道:“末将出师不利,折了大军锐气,请元帅责罚。”
察哥并未朝麾下将领看上一眼,目不转睛盯住那小砦寨,缓缓点头:“华军火器果然犀利,据闻其火药来源多采自我国,此战之后,须得好生研发一番才是。”转头淡淡道,“此番出击虽探出了敌军虚实,却挫了我军锐气。责军杖三十,降两级,自去领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