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岁寒四友小圈子内也起了小小波澜。

    “正是孤鸿无疑了。”王松,郑冲遥想昨夜,明月当空,而陈孤鸿鼓盆而歌,荡气回肠,豪气纵云霄,不由侧目不止,感叹曰。

    “我友真才士也。”

    吴正纯聪慧,又有先前王松的卖关子。此刻诗仅存三篇,又见王松,郑冲频频向陈孤鸿侧目,便也有几分了然,但也震惊。

    “我兄棋力惊人,有筹画之才。不想诗才居然也这般不俗!”

    “贤兄真深藏不露也。”吴正纯拱手作揖,声出肺腑,神色佩服道。

    “未必是我。”陈孤鸿笑了笑,饮酒一杯,脸色微红,说道:“那吴修德乃是考官,他为人恶劣到把我们赶去柴房住,刷下我的诗篇也不是不可能。”

    “啊呀,忘记这茬。”

    三人吃惊,王松啊呀一叫,露出紧张之色。

    便在此刻,三考官已经准备了。阮玉先来,唤来了金策,把吴正纯所作海棠递给了金策。金策会意,躬身而去。

    来到石台上,金策对着下方的读书人们拱手作揖,朗声道:“黄山诗会千余读书人汇聚,实在盛况。”然后又对着三考官的方向作揖,道:“三考官一为大宗师提学官,一为县令大老爷,一为举人孝廉,也是世间少见。以下三篇乃是佳作中佳作,若比作科举这三篇便是三鼎甲,进士及地也。”

    随着金策的话音响起,读书人们又是一阵骚动。恍然想起,先不管名声会不会动天,这在场的就有大宗师提学官,若得高看一眼,便是好处无量。

    期待更浓。

    金策话音一落,便将手中纸张一展,朗读道:“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词才本就出色,又经金策之口,更显诗气。

    话音未落,便有读书人叫好。

    “好诗,乃何人所作?”

    “拿海棠比作美人,妙也。”

    便在这时,金策朗声道:“这篇海棠乃宣州大同才士吴正纯公子所作。”

    “吴正纯,果然是他。”读书人一声感叹,并不意外,纷纷转头看向吴正纯。吴正纯早有所准备,便对四周拱手作揖,神色很是谦逊。

    “好诗,当浮一大白。”陈孤鸿很为朋友开怀,举杯道。

    “痛饮一杯。”王松也笑道。

    于是四人举手,共饮此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