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山环水抱,北有北汉山、北岳山,东有洛山和龙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汉江以南的冠岳山,汉江自东向西环抱城南,呈龙砂**“山水襟带”的上好风水格局。

    城内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宗庙、社稷、两班衙署、道路。

    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hanyang,??),并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eong,??)。在朝鲜王朝时期,汉城又称“都城”、“京”。

    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

    5月2日,留都大将金命元、副元帅申恪率兵千余,屯济川亭,望见日军声势浩大,不敢拒,悉沉军器于江中,以匹马走逃,诸军皆溃。

    加藤清正率领日本军队度过汉江,攻占汉城。

    日军入城前后,汉城遭到很大的破坏。

    在国王出逃前夕,城中宫殿、社稷、衙署、城门以及宫内珍宝、历代典籍、文物礼器全部被朝鲜方面焚毁,而宗庙独存。

    日将平秀家长盛入城后曾处其中。

    后长盛焚宗庙,移寓南别宫,指挥诸路之倭向北追击。

    1593年4月,日本军队撤兵南下,临行前将城中人民屠戮殆尽。是年11月朝鲜宣祖国王返京时,宫阙俱烬,荆棘满城,百官依墙壁以坐,不得不以月山大君旧第为行宫,桂林君家为大内,沈义谦家为东宫,故领相沈连源家为宗庙,以附近大小民家为阙内各司(称时御所)。

    光海君时期将宗庙和宫殿择要修复。

    壬辰倭乱之后,汉城又经历了后金军(1636年改称大清)的两次入侵,即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

    丙子胡乱中,仁祖以沈器远为留都大将,逃往南汉山城。清兵至汉城后,驻扎于慕华馆至南庙一带,后又于兴仁门留屯。

    皇太极严令无得侵掠城中人民,但后金军队撤离时掠走了大量人口、金银、牲畜。

    后金将领阿敏(四大贝勒之一)羡慕朝鲜宫殿城阙壮丽,一度不愿返回满洲苦寒之地,被皇太极疑有异图而猜忌。

    随着清朝剿灭南明势力,日本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东亚的政局平定,汉阳得以回复昔日的繁荣。

    在朝鲜英祖、朝鲜正祖年间,汉城的人口已经发展到了30多万。李朝正祖曾经计划把首都迁到南方新营建的水原城,但是最终由于条件的限制,最终没有实现迁都计划。

    近代时期

    朝鲜在1896年的“甲午更张”之后,拟订了一个皇都振兴计划。

    迎恩门被拆除,并在原址上仿照法国凯旋门修筑了西洋式的独立门。

    在城内修筑了道路、交通、照明设施和新的政府办公机构。1882年修建了邮政总局。

    1899年修建了明洞圣堂。1900年,在德寿宫内修建了韩国最早的西洋式建筑——石造殿。

    1907年拆除了汉城南部和西部的城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