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4)
第1章
“还不打烊啊?小南?”隔壁卖丝绸的刘阿姨提着义乌新款小丝绸包往南时的店里头瞅着,见他还坐在柜台前一副专注看手机的样子,扬声问道:“都九点多了,晚了回家不安全的!”
南时闻声抬眼望去,店里头晕黄的灯光映在他身上,显得他眉目柔和,他身上还穿着一件淡青色的长褂衫,胸侧垂着一块不知道从哪淘换来的古玉,银丝边的眼镜一戴,便有了一股斯斯文文的读书人的气质。
南时应了一声:“知道了,刘阿姨,我收拾一下店里再回去。”
“行,那我不等你了啊!”刘阿姨旋身将自个儿铺子里的灯拉了,挂上了卷帘门,款款地走了。
随着她一走,这一条步行街上,只剩下南时一家店铺还亮着灯了。
南时把白天刚到的快递拆了封,从里头倒出来几只用塑料泡泡纸装好的小袋子,再拆了胶带往外一倒,便是一阵大珠小珠落玉盘。
他对着灯光仔细看了看,每一串手串的珠子上都没有什么坏点和裂痕,往深蓝色的绒布上一搁,硬生生衬出了几分贵气。
嗯……应该没人能看得出来这一把手串50条起批,一条十块钱——别说,这还是他有良心,找的高端货,比起隔壁的隔壁卖的批发价两毛钱一条手串看起来可高档洋气得多。
拿出去也是能唬唬人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快递是翡翠(水沫子冒充的)、菩提根(真货但便宜)、猫眼石(塑料)之类的饰品,挑选的都是挺有特色的花样,还有几个样式是南时自己设计的。
南时一边收拾着一边看了一眼放在店内博古架上的古玩,忍不住叹了口气。
得了,正儿八经的古玩没人买,这种假货倒是销路畅通。
他将饰品分门别类的装进带绒布的托盘里放进柜台,挨个排列整齐了,又标上价,等到收拾完,时间已经迈过了十一点的门槛了。
他伸了个懒腰,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仰头灌了口已经没气了的可乐,将垃圾收了收,打算回家去了——这件褂子穿了一个礼拜了,也该拿回家洗一洗了,刚好直接穿回家。
说起来新的衣服也差不多做好了。
步行街为了迎合文化产业特色,在两年前整改了一通,所有的店铺都被改得古色古香,随着屋檐垂下的红灯笼随着夜晚的清风慢慢地晃悠着,天气凉,也没有什么飞鸟和蝉鸣,月光静静地洒了下来,倒也有那么一两分意境。
不过这天也太冷了。
南时抱了抱胳膊,长褂衫里面穿了加了绒的保暖内衣,卖家明明说可以抵抗-5度的气温的,他们这儿今天虽然温度是有点低,但也是在零上的!不应该啊!回家就去打差评!
头顶的红灯笼闪了闪,南时下意识的抬头看了过去,那串红灯笼看着似乎很久没换过了的样子,外头蒙的红布碎了开来,迎风招展,里头的灯泡倒还坚-挺着散发着光芒,只不过被这块红布遮得明明灭灭,看得人眼酸。
南时赶紧低下头接着走,穿过这条步行街的主道,还得绕两条巷子才能到停车场。
南时感觉这个地段挺好的,就是每次半夜走小巷子有点吓人——步行街也是一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老街了,最早都能追溯到唐朝,周围都是居民区,但也不乏一点古建筑。
改建的时候地方就想到了这一点,该建博物馆的就建博物馆,该保护的就保护,该迁居的迁居,有些建筑够不上迁居,就又被盘下来作了民宿,还有些倒是市民自己住着,不过年轻人不喜欢这里房子老旧交通不便,只有一些怀旧的老人还住着。
这本来是好事,就是万万没想到搞得步行街里头一到晚上停了业后,这一片区域都没有几盏灯亮着。偶尔有几盏亮着的还是那种挂了红灯笼的民宿,乍一看跟误入了鬼片拍摄现场似地。
“还不打烊啊?小南?”隔壁卖丝绸的刘阿姨提着义乌新款小丝绸包往南时的店里头瞅着,见他还坐在柜台前一副专注看手机的样子,扬声问道:“都九点多了,晚了回家不安全的!”
南时闻声抬眼望去,店里头晕黄的灯光映在他身上,显得他眉目柔和,他身上还穿着一件淡青色的长褂衫,胸侧垂着一块不知道从哪淘换来的古玉,银丝边的眼镜一戴,便有了一股斯斯文文的读书人的气质。
南时应了一声:“知道了,刘阿姨,我收拾一下店里再回去。”
“行,那我不等你了啊!”刘阿姨旋身将自个儿铺子里的灯拉了,挂上了卷帘门,款款地走了。
随着她一走,这一条步行街上,只剩下南时一家店铺还亮着灯了。
南时把白天刚到的快递拆了封,从里头倒出来几只用塑料泡泡纸装好的小袋子,再拆了胶带往外一倒,便是一阵大珠小珠落玉盘。
他对着灯光仔细看了看,每一串手串的珠子上都没有什么坏点和裂痕,往深蓝色的绒布上一搁,硬生生衬出了几分贵气。
嗯……应该没人能看得出来这一把手串50条起批,一条十块钱——别说,这还是他有良心,找的高端货,比起隔壁的隔壁卖的批发价两毛钱一条手串看起来可高档洋气得多。
拿出去也是能唬唬人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快递是翡翠(水沫子冒充的)、菩提根(真货但便宜)、猫眼石(塑料)之类的饰品,挑选的都是挺有特色的花样,还有几个样式是南时自己设计的。
南时一边收拾着一边看了一眼放在店内博古架上的古玩,忍不住叹了口气。
得了,正儿八经的古玩没人买,这种假货倒是销路畅通。
他将饰品分门别类的装进带绒布的托盘里放进柜台,挨个排列整齐了,又标上价,等到收拾完,时间已经迈过了十一点的门槛了。
他伸了个懒腰,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仰头灌了口已经没气了的可乐,将垃圾收了收,打算回家去了——这件褂子穿了一个礼拜了,也该拿回家洗一洗了,刚好直接穿回家。
说起来新的衣服也差不多做好了。
步行街为了迎合文化产业特色,在两年前整改了一通,所有的店铺都被改得古色古香,随着屋檐垂下的红灯笼随着夜晚的清风慢慢地晃悠着,天气凉,也没有什么飞鸟和蝉鸣,月光静静地洒了下来,倒也有那么一两分意境。
不过这天也太冷了。
南时抱了抱胳膊,长褂衫里面穿了加了绒的保暖内衣,卖家明明说可以抵抗-5度的气温的,他们这儿今天虽然温度是有点低,但也是在零上的!不应该啊!回家就去打差评!
头顶的红灯笼闪了闪,南时下意识的抬头看了过去,那串红灯笼看着似乎很久没换过了的样子,外头蒙的红布碎了开来,迎风招展,里头的灯泡倒还坚-挺着散发着光芒,只不过被这块红布遮得明明灭灭,看得人眼酸。
南时赶紧低下头接着走,穿过这条步行街的主道,还得绕两条巷子才能到停车场。
南时感觉这个地段挺好的,就是每次半夜走小巷子有点吓人——步行街也是一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老街了,最早都能追溯到唐朝,周围都是居民区,但也不乏一点古建筑。
改建的时候地方就想到了这一点,该建博物馆的就建博物馆,该保护的就保护,该迁居的迁居,有些建筑够不上迁居,就又被盘下来作了民宿,还有些倒是市民自己住着,不过年轻人不喜欢这里房子老旧交通不便,只有一些怀旧的老人还住着。
这本来是好事,就是万万没想到搞得步行街里头一到晚上停了业后,这一片区域都没有几盏灯亮着。偶尔有几盏亮着的还是那种挂了红灯笼的民宿,乍一看跟误入了鬼片拍摄现场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