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行远写得很慢,他知道策论最重要的是观点、逻辑和方法,文才与技巧相形之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如今北方的情势紧张,不过邸报上大都语焉不详,中原腹地的民众都是懵然不知。只有特别关注北方情势的有心人,才会有所了解和重视。
之前唐师偃一直得到布政使潘大人发来的邸报,叶行远顺便看了不少,又因为丁如意等外国人的出现,让叶行远也早就注意到天命的变化,自然比常人明白的要多一点。
这种情形与原本世界历史上草原游牧民族的崛起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其实挺像。虽然比起整体实力,妖族永远不可能比得上大一统的朝廷,但见鬼的天道之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在轩辕世界因为有圣人教诲,截取天机,皇室承载天命,中原得三千年太平。妖族被压制了许久,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终于还是慢慢露出了峥嵘。
王学政拿这个做考题,真的是有点刻意刁难了。这些新秀才年纪不大,见识还不完善。如果说王学政能够秉公评断,叶行远自忖这次科考一等第一毫无压力,但问题并不是这样。
提调官们小声在议论着,有人苦笑道:“这次大宗师的考题,未免也太偏,这许多小秀才哪里能做得出来?便是省试,也不会拿这样的策论来难人吧?”
有知道内情的压低声音道:“莫要胡言乱语,大宗师出这样的题自有用意。反正所有人都做不好题目,那就算是再出色的士子,也只能展示出差不多的水平,到时候要选谁贬谁,还不是大宗师一言而决?”
此言一出,众人噤若寒蝉。这话说的诛心,但这些人混迹官场多年,哪里能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异常?
之前他们就听到不少风声,而这个没道理的考题一出来。更是让他们坚信不疑。据说这场所谓的科考,有一部分原因是王学政对年轻秀才浮躁的不满,但也是为了报复一个人。
大部分江州官场都敌视叶行远,消息灵通的人自然能够知晓。按察使古大人因为归阳县事变被降级。对此子就是恨之入骨,而这叶行远也算是狗屎运,搭上了布政使潘大人这条线,参与了流民以工代赈事,得到潘大人赏识。本来或可借势立足。
但偏偏他故作清高,不受潘大人招揽,巡抚胡大人又回来了想要抢功,对这想出鬼主意的叶行远也没什么好感。这样一来,潘大人都不好出面庇护他。
没想到现在连素来迂腐公正的学台大人都参与了进来。这几大巨头联合绞杀之下,小小一个叶行远还不是必然化为齑粉?
有人忽然轻笑一声,“你们也别小看了这叶行远,且看他作文章!别人都在苦思冥想的时候,他却已经在从容下笔。听说此子才如渊海,天知道今日到底是谁笑到最后!”
提调官们齐齐转头。果然见别人的草稿纸上或是一片空白,或是顶多有寥寥几句,而叶行远却已经写了差不多有半张。
王学政也注意到了这点,他年纪虽然不小,但因为注重养生的关系,目光还是很锐利,远远一瞥就能看清叶行远已经写满半张卷子,眉头不由微微蹙起。
叶行远开始笔锋略涩,但越写越是顺畅,他或许不能算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物。但是想到北方妖族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想起百姓苦楚,不由也觉得心胸激荡。
“妖族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何以明之?妖族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蛮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
“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岁。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
叶行远很认真一笔一划写着,他暂时忘记了省内的勾心斗角,而是想着边民之苦,想着具体屯田戍边之法,谨慎考量,不敢有一丝轻忽。
“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郡县之民得买其爵,以自增至卿。其亡夫若妻者,县官买与之。”
罪人、奴婢、自愿前往,策略化为战术,一步步在叶行远的笔下实现细节。他仿佛能够看到塞外的一座堡垒正在缓缓竖起。
叶行远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已不同,就连提调官们都感觉到了他身上的气势。有人叹息道:“只怕大宗师是失策了,这可是写过九首边塞诗的叶行远啊,别人不知边情,他又怎么会没有想法?想要借此将他裁汰,只怕终究还是要硬来才行”
“谁能知道他除了三寸不烂之舌,更有实干之能?”有人摇头,一个人兼具各方面的才能,这本身就让人不敢相信,王学政吃这个亏,实在非战之罪。
如今北方的情势紧张,不过邸报上大都语焉不详,中原腹地的民众都是懵然不知。只有特别关注北方情势的有心人,才会有所了解和重视。
之前唐师偃一直得到布政使潘大人发来的邸报,叶行远顺便看了不少,又因为丁如意等外国人的出现,让叶行远也早就注意到天命的变化,自然比常人明白的要多一点。
这种情形与原本世界历史上草原游牧民族的崛起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其实挺像。虽然比起整体实力,妖族永远不可能比得上大一统的朝廷,但见鬼的天道之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在轩辕世界因为有圣人教诲,截取天机,皇室承载天命,中原得三千年太平。妖族被压制了许久,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终于还是慢慢露出了峥嵘。
王学政拿这个做考题,真的是有点刻意刁难了。这些新秀才年纪不大,见识还不完善。如果说王学政能够秉公评断,叶行远自忖这次科考一等第一毫无压力,但问题并不是这样。
提调官们小声在议论着,有人苦笑道:“这次大宗师的考题,未免也太偏,这许多小秀才哪里能做得出来?便是省试,也不会拿这样的策论来难人吧?”
有知道内情的压低声音道:“莫要胡言乱语,大宗师出这样的题自有用意。反正所有人都做不好题目,那就算是再出色的士子,也只能展示出差不多的水平,到时候要选谁贬谁,还不是大宗师一言而决?”
此言一出,众人噤若寒蝉。这话说的诛心,但这些人混迹官场多年,哪里能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异常?
之前他们就听到不少风声,而这个没道理的考题一出来。更是让他们坚信不疑。据说这场所谓的科考,有一部分原因是王学政对年轻秀才浮躁的不满,但也是为了报复一个人。
大部分江州官场都敌视叶行远,消息灵通的人自然能够知晓。按察使古大人因为归阳县事变被降级。对此子就是恨之入骨,而这叶行远也算是狗屎运,搭上了布政使潘大人这条线,参与了流民以工代赈事,得到潘大人赏识。本来或可借势立足。
但偏偏他故作清高,不受潘大人招揽,巡抚胡大人又回来了想要抢功,对这想出鬼主意的叶行远也没什么好感。这样一来,潘大人都不好出面庇护他。
没想到现在连素来迂腐公正的学台大人都参与了进来。这几大巨头联合绞杀之下,小小一个叶行远还不是必然化为齑粉?
有人忽然轻笑一声,“你们也别小看了这叶行远,且看他作文章!别人都在苦思冥想的时候,他却已经在从容下笔。听说此子才如渊海,天知道今日到底是谁笑到最后!”
提调官们齐齐转头。果然见别人的草稿纸上或是一片空白,或是顶多有寥寥几句,而叶行远却已经写了差不多有半张。
王学政也注意到了这点,他年纪虽然不小,但因为注重养生的关系,目光还是很锐利,远远一瞥就能看清叶行远已经写满半张卷子,眉头不由微微蹙起。
叶行远开始笔锋略涩,但越写越是顺畅,他或许不能算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物。但是想到北方妖族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想起百姓苦楚,不由也觉得心胸激荡。
“妖族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何以明之?妖族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蛮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
“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岁。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
叶行远很认真一笔一划写着,他暂时忘记了省内的勾心斗角,而是想着边民之苦,想着具体屯田戍边之法,谨慎考量,不敢有一丝轻忽。
“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郡县之民得买其爵,以自增至卿。其亡夫若妻者,县官买与之。”
罪人、奴婢、自愿前往,策略化为战术,一步步在叶行远的笔下实现细节。他仿佛能够看到塞外的一座堡垒正在缓缓竖起。
叶行远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已不同,就连提调官们都感觉到了他身上的气势。有人叹息道:“只怕大宗师是失策了,这可是写过九首边塞诗的叶行远啊,别人不知边情,他又怎么会没有想法?想要借此将他裁汰,只怕终究还是要硬来才行”
“谁能知道他除了三寸不烂之舌,更有实干之能?”有人摇头,一个人兼具各方面的才能,这本身就让人不敢相信,王学政吃这个亏,实在非战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