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万长生真的是在观音庙长大养成的那种菩萨心。

    虽然他不怎么信佛。

    他只是想尽可能的给所有努力参与过这场盛会的伙伴们,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份证书,一点荣誉,还有那种能感觉到的温暖。

    在这个除夕的夜晚。

    不仅仅是繁华之后烟消云散。

    参加春晚上台露脸的毕竟只是整个春晚团队里的表演人员,还有很多参与后台建设努力的人员岗位默默无闻。

    万长生只想把这份可以带来好处的荣誉给大家都分发下。

    尽可能上台露个脸,尽量也有个美好的回忆。

    于是在第二天开始的春晚话题热潮中。

    大量春晚演职人员就成了生力军。

    大年初一也没啥事儿嘛。

    上网发张昨晚最后书写姓名的万导照片,晒晒自己的纪念牌。

    感叹下自己有幸参与了这场意义深刻的春晚。

    搞文艺的从业人员,肯定都有些文艺青年的风格。

    把万导吹捧得有点高。

    而且这种势头一旦出现,就有点一发不可收拾。

    春晚既然已经成了过去式,那么就没了之前保密的要求。

    各种排练现场、办公室场景的照片开始层出不穷。

    基本上都是以万长生为主角的画面。

    他独自坐在看台上若有所思的画手稿;

    站在一群舞蹈演员中间,非常独特的直接用速写本上的画面进行讲解;

    在编导办公室里面,面对大屏幕画面上的采编节目比划给一群桌边的现场导演;

    甚至连乐团排练,也有他不厌其烦调整阵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