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顾丞相去请李烈上朝,李烈还以为有什么军国大事,是自己不得不在场的。上朝以后才发现,原来是弹劾。
只见弹劾的文书垒得像一座小山一样高,朝臣一个接着一个地站出来,举起木笏,道:“臣附议。”说罢跪下,将木笏放下,匍匐在地。
那领头的一个站在文官队伍面前,道:“陛下,卢玦妖孽祸国,臣请将其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李烈冷眼看着,差不多有一半的朝臣跪着,都是奏请杀了卢玦的。还有一部分的朝臣面面相觑,似乎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平常站在群臣前头的丞相不在,李烈问:“丞相何在?”
参知政事上前一步,回答道:“回禀陛下。顾丞相身体有恙,不能参加今日早朝。已向尚书省告假。”
李烈点点头。心想:原来如此。顾殷是知道今日必定有此大事,才特意告病,躲了出去。又特意遣人派信让自己来早朝。毕竟若是皇帝不在。群臣如此力谏,做给谁看?
群臣口中的罪人如今也不在,李烈又问:“兰台令何在?”
御史中丞上前一步,回答道:“今日是匈奴使者来朝峰会的日子。上峰与大鸿胪寺卿一同,在京郊与会匈奴使者团,所以未参加今日早朝,已向尚书省告假。”
李烈点点头,是了,正是要趁着正主不在,才一齐弹劾,不然读书人的面上多难看。如今倒好,指使者与当事人都不在,只留皇帝一人,应对这些来势汹汹的糟老头子。
若是以往,依李烈的脾性,想必早就拂袖而去,不搭理这些朝臣。可是这些时日,李烈的爱慕之情得到了回应,心情愉悦之极,希望能够普天同庆,就不想和这些胡乱说话的糟老头子计较,反而耐着性子问:“众位爱卿辛苦了,此事还请各位爱卿再商榷商榷,许是有什么误会。”
群臣机会就没有遭遇过皇帝的好言好语,听见皇帝说自己搞错了,一个个都气得不行,梗着脖子道:“陛下谬矣,所谓国之将亡,必有造孽……”
李烈冷冷地看着底下几个臣子口若悬河地列数卢玦的十大罪状,个个群情激奋,恨不得卢玦当场撞死在此。
李烈慢慢地道:“你们要卢玦的命,就是要寡人的命。”
可惜谁也没听明白李烈的意思,群臣只听见皇帝将自己的性命与罪人的性命相勾连,一时炸了,纷纷说道:“陛下此言差矣……”话还没说完,听见李烈说道,“来人,将此人拖出去,廷杖。”
原来自从顾殷为相之后,群臣莫不迎合皇帝。已经有些年头没有廷杖过,如今皇帝这么一说,群臣才想起来皇帝继位初年时,因为廷杖而死的朝臣数不胜数,血流不尽,不禁打了个寒颤。
群臣似乎也没想到皇帝宁愿开罪整个朝堂,也要护住卢玦的性命。只见几个威武的护卫从殿下石阶走来,将说话的朝臣拖下去,按在刑板上就开始行刑,那朝臣还在高声喊:“臣冤枉。必须杀了卢玦,才能开万世太平。”
那人叫嚣的声音随着木杖一板一板地打下去而渐渐地消失。群臣见有人受了刑,纷纷跪下去,恳求道:“望陛下三思。”
李烈慢慢地等着,直到那人被打得只剩一口气了才问跪着的群臣:“怎么样?爱卿们可打算收回弹劾的奏章?”
“臣绝不收回。陛下能为卢玦廷杖大臣,正是卢玦妖孽祸国的确凿证据。”一位大臣朗声说道。
另有大臣叹道:“陛下不行正道,却奢望能够通过廷杖大臣来治国。岂不谬哉?”
“那是我唯一爱的人。你们就不能高抬贵手吗?”李烈说话时声音平稳,然而群臣不做声,显然是不肯罢休的。李烈于是抬抬手,示意廷杖继续,不多时,木杖下的臣子咽气了。
众人见了,一时更加气愤,纷纷要扑上去,愿意成为下一个被廷杖而死的臣子。
李烈见状,问:“谁愿意成为下一个?”
只见弹劾的文书垒得像一座小山一样高,朝臣一个接着一个地站出来,举起木笏,道:“臣附议。”说罢跪下,将木笏放下,匍匐在地。
那领头的一个站在文官队伍面前,道:“陛下,卢玦妖孽祸国,臣请将其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李烈冷眼看着,差不多有一半的朝臣跪着,都是奏请杀了卢玦的。还有一部分的朝臣面面相觑,似乎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平常站在群臣前头的丞相不在,李烈问:“丞相何在?”
参知政事上前一步,回答道:“回禀陛下。顾丞相身体有恙,不能参加今日早朝。已向尚书省告假。”
李烈点点头。心想:原来如此。顾殷是知道今日必定有此大事,才特意告病,躲了出去。又特意遣人派信让自己来早朝。毕竟若是皇帝不在。群臣如此力谏,做给谁看?
群臣口中的罪人如今也不在,李烈又问:“兰台令何在?”
御史中丞上前一步,回答道:“今日是匈奴使者来朝峰会的日子。上峰与大鸿胪寺卿一同,在京郊与会匈奴使者团,所以未参加今日早朝,已向尚书省告假。”
李烈点点头,是了,正是要趁着正主不在,才一齐弹劾,不然读书人的面上多难看。如今倒好,指使者与当事人都不在,只留皇帝一人,应对这些来势汹汹的糟老头子。
若是以往,依李烈的脾性,想必早就拂袖而去,不搭理这些朝臣。可是这些时日,李烈的爱慕之情得到了回应,心情愉悦之极,希望能够普天同庆,就不想和这些胡乱说话的糟老头子计较,反而耐着性子问:“众位爱卿辛苦了,此事还请各位爱卿再商榷商榷,许是有什么误会。”
群臣机会就没有遭遇过皇帝的好言好语,听见皇帝说自己搞错了,一个个都气得不行,梗着脖子道:“陛下谬矣,所谓国之将亡,必有造孽……”
李烈冷冷地看着底下几个臣子口若悬河地列数卢玦的十大罪状,个个群情激奋,恨不得卢玦当场撞死在此。
李烈慢慢地道:“你们要卢玦的命,就是要寡人的命。”
可惜谁也没听明白李烈的意思,群臣只听见皇帝将自己的性命与罪人的性命相勾连,一时炸了,纷纷说道:“陛下此言差矣……”话还没说完,听见李烈说道,“来人,将此人拖出去,廷杖。”
原来自从顾殷为相之后,群臣莫不迎合皇帝。已经有些年头没有廷杖过,如今皇帝这么一说,群臣才想起来皇帝继位初年时,因为廷杖而死的朝臣数不胜数,血流不尽,不禁打了个寒颤。
群臣似乎也没想到皇帝宁愿开罪整个朝堂,也要护住卢玦的性命。只见几个威武的护卫从殿下石阶走来,将说话的朝臣拖下去,按在刑板上就开始行刑,那朝臣还在高声喊:“臣冤枉。必须杀了卢玦,才能开万世太平。”
那人叫嚣的声音随着木杖一板一板地打下去而渐渐地消失。群臣见有人受了刑,纷纷跪下去,恳求道:“望陛下三思。”
李烈慢慢地等着,直到那人被打得只剩一口气了才问跪着的群臣:“怎么样?爱卿们可打算收回弹劾的奏章?”
“臣绝不收回。陛下能为卢玦廷杖大臣,正是卢玦妖孽祸国的确凿证据。”一位大臣朗声说道。
另有大臣叹道:“陛下不行正道,却奢望能够通过廷杖大臣来治国。岂不谬哉?”
“那是我唯一爱的人。你们就不能高抬贵手吗?”李烈说话时声音平稳,然而群臣不做声,显然是不肯罢休的。李烈于是抬抬手,示意廷杖继续,不多时,木杖下的臣子咽气了。
众人见了,一时更加气愤,纷纷要扑上去,愿意成为下一个被廷杖而死的臣子。
李烈见状,问:“谁愿意成为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