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闲闲的袁督师能主动叫住自己说话,还真是新奇,只不过毛珏的脸色却是拉达了下来,他甚至都猜出来,这老家伙想要说什么,无非是忠臣孝子,家国天下那一套,张口狠狠鄙视自己这个自私鬼一通。

    不过老袁开口了,这个面子毛珏还是给的,苦着脸,他干脆是一抱拳。

    “袁大人有何见教?”

    “毛将军,你所做之事袁某不予评价,只不过提醒你一句,注意朝廷!”

    “朝廷?”

    这还真让毛珏有些迷惑了,东江不同于大明任何军镇,这儿是由辽东逃人,流民,败兵,甚至不少关外胡人,总之全都是不法之徒建立的,朝廷在这里的控制力出乎寻常的小,要是别的军镇,像毛珏这样私自出兵折腾,早就被兵部拿下了,可毛珏打了两次日本,远征了一次江南,对此,朝廷是一无所知。

    顶多是知道他私开边市,和后金做生意,可这年头和北方胡人做买卖的边镇多了,朝廷也管不过来。

    倭国这事儿,毛珏是整个打算甩开朝廷,自己单干的,冷不丁袁崇焕一句注意朝廷,让他莫名其妙。

    “为将者,不仅仅专注于军旅之事,更应当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渊源,都广泛涉猎,放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决胜于疆场之上。”

    “吾初任宁前道兵备佥事时候,就曾经研究过壬辰之战,倭兵强弱长短之处吾就不说了,相信毛将军自己心里比吾还要清楚,可他们的一大特性,恐怕毛将军没注意到过。”

    也没卖关子,袁崇焕格外凝重的说道。

    “这些倭人,尤其擅长合纵连横之术!”

    “壬辰之战,虽然双方战火不休,却是使臣来往不绝,前前后后达十几次,小毛将军两次袭扰倭国,虽然吾不知道战况具体如何,可恐怕倭人不会坐看着小毛将军你这么纵横捭阖,如果我预料不错,倭国出使李氏朝鲜,还有出使大明,调停勾结的使者已经蓄势待发了,如果让倭人把事情闹到朝廷,小毛将军你也得吃不了兜着走吧!”

    “所以,如果真心决定干这件事情,你就要快,收拾什么丰臣家的册封诏书,先把这个大义定下来,仿安南例,朝廷不得不管,到时候有名分在手,出兵倭国也是名正言顺!”

    “言尽于此。”

    眼看着袁督师潇洒的背着书又溜达回他的屋子里,后头千代姬对着自己做了个鬼脸,同样跟了进去,毛珏还真有点恍然的感觉。

    的确,合纵连横之术!

    倭国屁大点地方,还分成六十六个令制国,大小数百家武家,仅仅靠一家力量那么几千兵力,根本做不出啥大事儿来,应仁之乱以来,哪次大合战不是几家十几家拉帮结伙,就拿关原大战来说,真正属于德川家的兵力才几万,剩下的都是什么福岛家,黑田家,细川加藤家等等大名组成,要联合这么多家,倭人搞外交的经验真是远超过大一统的大明。

    战场上打不过,德川家到京师去告状,这事儿还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袁崇焕提的建议是有利也有弊,首先就是上京的花费,在大明朝廷,想干点什么,都是需要银子开路的,那帮文官的贪婪,可是欲壑难平,尤其是当朝首辅温体仁贪权而不贪财,这不意味着毛珏就省钱了,反倒意味求他办事,毛珏得找更加珍贵的宝物来做开门砖。

    而且,一但在朝廷那儿把丰臣家的名义给定下来了,毛珏李代桃僵,想取而代之可就难多了,只能是通过代理人式的方法间接控制。

    这其中利弊堆了满满一脑子,捏着下巴,毛珏很是艰难的迈步向外走着。

    趁着他沉思,毛利樱倒是偷偷溜到甲斐殿身边,小声儿急促的问道。

    “甲斐殿,千代姬殿下当初被一块送出来,不就是为了联姻之许吗?如今毛利家被削封过半,实力大衰,而且当年他毛利元辉就没有胆略与德川家康抗衡,现在他更指望不上了,为什么不让千代姬殿下与毛将军联姻,总胜过什么口头约定的义父义子!况且主上拜毛将军为义父,那么天下大名又该如何看待主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