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人马在天麻麻亮的时候,已经把刘承珪府上的各个出口全部控制住了。等到刘府的人早起想出去溜达的时候,才发现门口多了一群群手提利刃的衙役。

    这可不得了!什么人敢在工部尚书门口聚众闹事?立马就有人去内堂通报,片刻后刘承珪脸上带着怒气,前呼后拥的冲了出来。等到刘承珪看到两眼黑眼圈的包拯后,却是脸色微变,当即换了一副笑脸,上前道:“我当是谁带人堵着我刘府门口呢,原来是开封府的包大人!不知道包大人这么早来刘府可有什么事情?”[]

    包拯正色道:“在下前来尚书府上,到底是因为什么,我想刘尚书定然比在下更为清楚。”

    刘承珪此时脸上闪过一丝惊色,但是却还是故作镇定的道:“老夫又怎么会知道包大人为什么要包围本府。不过本官也是朝廷大臣,你区区一个开封府通判,包围尚书府,这就是逾越了规矩!”

    包拯冷冷的道:“平时包某定然不敢如此胆大,但是刘大人的儿子,犯了抄家的大罪,现在已经逃亡,刘大人身为要犯的生父,定然牵涉其中,包拯身为朝廷官员,有责任控制刘府,要不然你再跑了,包某抓什么人去问责?”

    刘承珪听了包拯的话,却是额头上冒出一丝丝冷汗。刘祭武去劫狱的事情,他当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那件事情计划周详,包拯怎么会这么快就查到刘府头上来?

    包拯此时冷冷的对旁边的衙役道:“你们给我看好了,今天刘府的人一个都不许走掉。直到等皇上下令为止!”

    刘承珪此时狠狠的道:“包拯,你莫要欺人太甚!你无凭无据就带人来扰乱本官,本官要向皇上禀告你诬陷忠良、逾越官权。”

    包拯回道:“刘大人既然想去见皇上,那么让包拯陪你一起去吧,正好包拯也想去!”

    就在包拯说话之际,却是听得身后传来阵阵整齐的脚步声。包拯回头一看,却是看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官员正骑着马带着一群手持长枪的官兵奔了过来。

    那官员走到包拯面前,却是翻身下马,拱手道:“这位应该就是开封府通判包大人吧!我乃是寇大人和太子爷派来支援包大人的人。寇大人要求我一切听从包大人的调度。”

    包拯问道:“寇大人呢?”

    那年轻人回道:“寇大人得知包大人昨晚送来的讯息,已经紧急前往宫中请示皇上去了。寇大人还派了人马,将城西门的几百官兵都抓了起来。”

    包拯听了这一切点了点头,转而对刘承珪道:“看来这次你是省得去见皇上了,因为他过不了多久就会下令捉拿你了。来人!将刘府上下所有人全部都集合到这大门口来。一个都不许放走!”

    那年轻人听了包拯的话,当即将身后五百禁军官兵,派入刘府去将他们都赶出来。

    半柱香的时间后,刘府上下都被集合在了大门口。刘承珪此时义愤填膺道:“包拯,你没有得到皇上旨意,就擅自派人进入本官府邸,老夫一定要去圣上面前告你!”

    包拯也不理睬刘承珪,只是对着一旁的年亲军官道:“将所有刘府的人都一一记录下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人走脱了。”

    又等了两柱香的时间后,人员都清点和记录完毕,刘府上下总共两百多人,除了刘祭武一人逃脱外,其它人都没有逃脱。

    包拯心中暗道:这刘承珪果然是大胆,策划了劫狱这种大事,居然都不给自己留后路,要是换成自己,恐怕在劫狱之前就溜之大吉了。

    包拯知道刘承珪之所以这么有恃无恐,主要是算定自己不可能这么快反应过来,也不可能知道刘祭武私开城门的事情。劫狱的人被抓的话,包拯即便让那群人全部招供,在没有真凭实据的铁证下,刘承珪也有办法脱罪,他自然没有必要逃跑。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包拯就是在瞬间用**大阵,活捉了所有的劫狱人,又用心理战术,最快的时间内让他们招供,居然把刘祭武抓了个现行,刘祭武瞬间背负劫狱、撕开城门、勾结守军这三大罪。现在刘承珪就算有滔天的权势,也别想给自己开脱了。

    片刻后一个太监带着一群人前来,他手中圣旨一开,却是朗声道:“包拯接旨!”

    包拯和一干人当即行礼恭敬的接旨。

    那太监接着读到:“具悉:工部尚书刘承珪之子,犯下劫狱、私开城门等一系列罪状,工部尚书刘承珪身为人父,有连带罪责。朕念及刘尚书乃为大宋栋梁,且一直忠于朝廷。特下旨将刘府之人先软禁于刘府,等到查明一切后,再做定夺,故兹诏示,想宜知悉!”那太监说完之后,却是将手中的圣旨交给了包拯。

    包拯此时有了圣旨在手,自然不会那么缩手缩脚了。不过依照圣旨的旨意,只是先把刘承珪关在家里,看来这刘承珪在皇上的眼中还是有些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