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上身微倾,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为麟州之事,非比寻常。一人造反,或许代表不了什么,可我大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不能不解决……那就是赋税的公平问题!”
“河东的农场,论起亩产,并不比中原高多少,甚至还要少一些。之所以能拿出这么多的粮食,在于使用奴隶,在于强力压榨。可凡事都有限度,超出了这个度,河东的农场牧场一样会破产。”
柴荣插着手,默默听着,“朕何尝不知,但若是不从河东征粮,从中原征集粮食,就会激起民变。相比之下,哪一种情形更可怕?”柴荣又道:“叶卿,你总不会劝朕暂停征伐吧!这是不可能的,朕一定要灭了契丹,而且要尽快!朕还要二次远征西域!”
叶华无言以对,柴荣的野心是他鼓动出来的……其实任何一个穿越者,都想着占领万里疆土,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盛世的代价!
尤其是把十万人以上的远征,压在几块地方上,这是绝对没法承受的压力。
就像汉唐的关中平原,迟早都会有榨干的一天。等到关中衰败下去,帝国就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勇气……
“陛下,如果诚然要继续打仗,臣只有一条计策。”
“计将安出?”
“全面推行合作社!”
“什么意思?”柴荣不解道。
“陛下,多在河东征粮,原因是河东的农场效率高,存粮多了。而中原的小农分散,供应不了那么多粮食,效率也很差……若是以村镇为单位,把农民组织起来,让他们自觉将余粮交给合作社。原来朝廷需要跟千千万万农户进行交易,就仿佛一头乱发,理不出头绪。可若是变成几十万个村镇,情况就会骤然改变,提取余粮就会变得容易许多,供应也更加充足!”
“而且这么做之后,每次作战,都是从全国提取粮食,就不存在河东多出粮,中原少出粮的问题。赋税公平,自然能消弭民怨,让所有人心悦诚服!”
……
叶华跟柴荣之间的对谈,并没有剑拔弩张,相反,是在心平气和之中完成的。
叶华的观点很明白,小农经济无法承受大规模的动员,不管是对外用兵,还是大规模的修路基建,全都行不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情。
不过历来都有一个规律,越是看起来一团迷雾的事情,说穿了,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相反,越是简单,明白的事情,就越是推不下去!
目前大周的府州县,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个,即便如此,官僚体系就已经非常庞大,运作起来,成本极高。
若是再增加几十万个村落,光是每个村子安排一个收税征粮的人,就是几十万人,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些!
官员从哪里来?
如何保证清廉自守?
“河东的农场,论起亩产,并不比中原高多少,甚至还要少一些。之所以能拿出这么多的粮食,在于使用奴隶,在于强力压榨。可凡事都有限度,超出了这个度,河东的农场牧场一样会破产。”
柴荣插着手,默默听着,“朕何尝不知,但若是不从河东征粮,从中原征集粮食,就会激起民变。相比之下,哪一种情形更可怕?”柴荣又道:“叶卿,你总不会劝朕暂停征伐吧!这是不可能的,朕一定要灭了契丹,而且要尽快!朕还要二次远征西域!”
叶华无言以对,柴荣的野心是他鼓动出来的……其实任何一个穿越者,都想着占领万里疆土,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盛世的代价!
尤其是把十万人以上的远征,压在几块地方上,这是绝对没法承受的压力。
就像汉唐的关中平原,迟早都会有榨干的一天。等到关中衰败下去,帝国就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勇气……
“陛下,如果诚然要继续打仗,臣只有一条计策。”
“计将安出?”
“全面推行合作社!”
“什么意思?”柴荣不解道。
“陛下,多在河东征粮,原因是河东的农场效率高,存粮多了。而中原的小农分散,供应不了那么多粮食,效率也很差……若是以村镇为单位,把农民组织起来,让他们自觉将余粮交给合作社。原来朝廷需要跟千千万万农户进行交易,就仿佛一头乱发,理不出头绪。可若是变成几十万个村镇,情况就会骤然改变,提取余粮就会变得容易许多,供应也更加充足!”
“而且这么做之后,每次作战,都是从全国提取粮食,就不存在河东多出粮,中原少出粮的问题。赋税公平,自然能消弭民怨,让所有人心悦诚服!”
……
叶华跟柴荣之间的对谈,并没有剑拔弩张,相反,是在心平气和之中完成的。
叶华的观点很明白,小农经济无法承受大规模的动员,不管是对外用兵,还是大规模的修路基建,全都行不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情。
不过历来都有一个规律,越是看起来一团迷雾的事情,说穿了,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相反,越是简单,明白的事情,就越是推不下去!
目前大周的府州县,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个,即便如此,官僚体系就已经非常庞大,运作起来,成本极高。
若是再增加几十万个村落,光是每个村子安排一个收税征粮的人,就是几十万人,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些!
官员从哪里来?
如何保证清廉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