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广告看着就是爽!
第329章科技兴国
后世的人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四大发明”了,在这四大发明中,除了造纸术之外,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都是在宋朝时期最终完善并得以应用的。(.Co
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指南针的别名或其延伸产品)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无可置疑,宋朝的科学技术在当时绝对是领先于世的,相对而言,宋朝时期的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在整个古代堪称首屈一指,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宋朝还有很多的发明创造,虽然不如四大发明般为人所知,但在我国的科学史上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天文、数学、历法、医学、建筑学、造船业、商贸业等很多领域都有骄人的成绩。
然而,中国自古以來的统治者们只认得权力,那些所谓的创造发明对他们來说,只不过是无关轻重的小玩意儿,自元朝起,这种观念变得越來越根深蒂固,高高在上的皇帝们一致认为,天朝才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地方都只不过是沒有开化的野蛮之地,直到数百年后,当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强行轰开了我们的大门时,我们的皇帝还在紫禁城中居高临下地将那些红毛鬼子称之为“蛮夷”。
可笑也好,可悲也罢,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随着宋王朝的覆灭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或许,这就是守护者们将我送到宋末的原因吧,作为华夏一族的守护者,他们的责任就是传承文明的延续,守护历史的完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守护者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穿梭于时空,于是,我被守护者“幸运地”选中了。
又或许,我本身也是守护者之一,穿越到南宋末年是我的宿命,也是我的责任。
按照朝廷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自二月下旬起,临安城里的各种大报、小报都动用了四分之一的版面來刊登有关科技月活动的各类报道,到三月底之前,每一期报纸的头条新闻必须和科技月活动有关,除了消息面的宣传和报道以外,还有就是要刊登朝廷对于科技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另外,所有大报还要开辟专栏,用來刊登简单的科普知识讲座,这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科学,为什么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会带给人们什么好处,以及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简介,这些素材都是由临安大学的相关系别和皇家科学院提供。()
作为我自己主导的大宋皇家报,更是不为余力地宣传这次科技革命,由于所知的消息快人一步,内容面也更为广泛,皇家报又是代表着皇室,所以自创办以來的销路一向很好,短短的数月中,已然成为临安城的第一大报刊,超过了朝廷所办的官报,为配合这次活动,皇家报专门增设了副刊,部用來刊登有关科技革命的内容,并首次在报纸上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有奖问答活动,当然,这些问答极其简单,临安城的百姓只要填好答案,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交到皇家报的各处发行点或皇家报报行即可,等报行工作人员核对完后,会在随后两期的报纸上登出获奖名单,获奖者凭借官府所发的身份凭证就可以到发行点领取奖品了。
奖品虽然不是很贵重,但由于題目简单,参与者只需认真看完报纸上刊登的有关科技革命的内容以及科普知识讲座,就很容易得到奖励,所以,这种方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从二月下旬发行的第一期副刊开始,皇家报的副刊基本上都是一出來就被抢购一空,只要答对題目,所获得的奖品金额远远大于一份报纸的金额,何乐而不为呢。
谁也沒有想到,七天一期的副刊竟然会成为临安城整个三月份的紧俏“物品”之一,唯一有些郁闷的就只有皇家报行的几位大主编了,虽然报纸的销量在三月份达到了自创刊以來的顶峰,但三月份也是唯一亏损,而且是亏损金额巨大的一个月。
“这些題目怎么就不能出得难点呢。”皇家报的两位大主编黄镛、刘黻想道,不过,这些都是三月底之后的事了。
对于民间的百姓而言,什么科学技术,科学家之类的词汇都是些新鲜名词,好奇之余,这些词汇也成为当下临安城的百姓们饭前饭后最为流行的闲谈内容,取代了一度占据主要地位的无头案。
三月一日,各大报纸的头条都刊登了大宋太后谢道清亲笔題写的“科技兴国”四个大字,本來我想自己來试试的,但我的毛笔字实在拿不出手,用硬笔題写又显不出效果,只好请书法颇为到家的谢道清出马了,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谢道清的声望和口碑都是数一数二的,自然可以当此重任。
太后谢道清所写的“科技兴国”四个大字正式拉开了宋朝首次科技革命的序幕。
同一天,根据临安大学、皇家科学院提出的人选,经我审核后,由政务院对外公布了大宋科学国士的名单。
被授予第一批科学国士头衔称号的科学家一共有十六位,其中最高一级的是三品科学国士,共计三名,分别是临安大学副校长沈逸秋、火药监火器大师云伯飞和临安大学数学系主任杨辉,这三人中,沈逸秋是以其众多的发明创造被评为三品国士的,其中一项发明是深井钻探技术的改良,这种改良后的钻探技术几乎和后世的钻探技术一样,并首次采用了铁制器具取代了原有的木制钻筒,只不过后世的钻筒使用了更为先进的合金铜,这项技术甚至被后人称为我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杨辉是因为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绩,仅凭其发明的“杨辉三角”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所以由我钦定,从原定的四品国士晋升为三品,云伯飞则是因为火器研究之故,但因为其所研究的领域乃是国家机密,在公布的成就上只是含含糊糊地写到,在兵器的研制上有独特的贡献,因此位列三品。
在最先的提名里,临安大学和皇家科学院的建议只是从四品国士开始,虽然我多次重申科技的重要,但包括沈逸秋在内的科学家们,都认为科学的价值不足以和三品或以上级别的官员相提并论,在百姓眼中,三品官员的确是官衔很高的朝中大臣了,就像工部尚书,也只不过是正三品官员,连宋朝伟大的科学家沈括也称自己的研究发明只是小玩意儿,可见古代社会对于科学的认知度是相当的低下了。
本來我是想直接将云伯飞等人直接提为二品科学国士,但长考之后,还是决定从三品国士开始。
无广告看着就是爽!
第329章科技兴国
后世的人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四大发明”了,在这四大发明中,除了造纸术之外,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都是在宋朝时期最终完善并得以应用的。(.Co
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指南针的别名或其延伸产品)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无可置疑,宋朝的科学技术在当时绝对是领先于世的,相对而言,宋朝时期的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在整个古代堪称首屈一指,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宋朝还有很多的发明创造,虽然不如四大发明般为人所知,但在我国的科学史上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天文、数学、历法、医学、建筑学、造船业、商贸业等很多领域都有骄人的成绩。
然而,中国自古以來的统治者们只认得权力,那些所谓的创造发明对他们來说,只不过是无关轻重的小玩意儿,自元朝起,这种观念变得越來越根深蒂固,高高在上的皇帝们一致认为,天朝才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地方都只不过是沒有开化的野蛮之地,直到数百年后,当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强行轰开了我们的大门时,我们的皇帝还在紫禁城中居高临下地将那些红毛鬼子称之为“蛮夷”。
可笑也好,可悲也罢,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随着宋王朝的覆灭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或许,这就是守护者们将我送到宋末的原因吧,作为华夏一族的守护者,他们的责任就是传承文明的延续,守护历史的完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守护者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穿梭于时空,于是,我被守护者“幸运地”选中了。
又或许,我本身也是守护者之一,穿越到南宋末年是我的宿命,也是我的责任。
按照朝廷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自二月下旬起,临安城里的各种大报、小报都动用了四分之一的版面來刊登有关科技月活动的各类报道,到三月底之前,每一期报纸的头条新闻必须和科技月活动有关,除了消息面的宣传和报道以外,还有就是要刊登朝廷对于科技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另外,所有大报还要开辟专栏,用來刊登简单的科普知识讲座,这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科学,为什么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会带给人们什么好处,以及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简介,这些素材都是由临安大学的相关系别和皇家科学院提供。()
作为我自己主导的大宋皇家报,更是不为余力地宣传这次科技革命,由于所知的消息快人一步,内容面也更为广泛,皇家报又是代表着皇室,所以自创办以來的销路一向很好,短短的数月中,已然成为临安城的第一大报刊,超过了朝廷所办的官报,为配合这次活动,皇家报专门增设了副刊,部用來刊登有关科技革命的内容,并首次在报纸上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有奖问答活动,当然,这些问答极其简单,临安城的百姓只要填好答案,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交到皇家报的各处发行点或皇家报报行即可,等报行工作人员核对完后,会在随后两期的报纸上登出获奖名单,获奖者凭借官府所发的身份凭证就可以到发行点领取奖品了。
奖品虽然不是很贵重,但由于題目简单,参与者只需认真看完报纸上刊登的有关科技革命的内容以及科普知识讲座,就很容易得到奖励,所以,这种方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从二月下旬发行的第一期副刊开始,皇家报的副刊基本上都是一出來就被抢购一空,只要答对題目,所获得的奖品金额远远大于一份报纸的金额,何乐而不为呢。
谁也沒有想到,七天一期的副刊竟然会成为临安城整个三月份的紧俏“物品”之一,唯一有些郁闷的就只有皇家报行的几位大主编了,虽然报纸的销量在三月份达到了自创刊以來的顶峰,但三月份也是唯一亏损,而且是亏损金额巨大的一个月。
“这些題目怎么就不能出得难点呢。”皇家报的两位大主编黄镛、刘黻想道,不过,这些都是三月底之后的事了。
对于民间的百姓而言,什么科学技术,科学家之类的词汇都是些新鲜名词,好奇之余,这些词汇也成为当下临安城的百姓们饭前饭后最为流行的闲谈内容,取代了一度占据主要地位的无头案。
三月一日,各大报纸的头条都刊登了大宋太后谢道清亲笔題写的“科技兴国”四个大字,本來我想自己來试试的,但我的毛笔字实在拿不出手,用硬笔題写又显不出效果,只好请书法颇为到家的谢道清出马了,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谢道清的声望和口碑都是数一数二的,自然可以当此重任。
太后谢道清所写的“科技兴国”四个大字正式拉开了宋朝首次科技革命的序幕。
同一天,根据临安大学、皇家科学院提出的人选,经我审核后,由政务院对外公布了大宋科学国士的名单。
被授予第一批科学国士头衔称号的科学家一共有十六位,其中最高一级的是三品科学国士,共计三名,分别是临安大学副校长沈逸秋、火药监火器大师云伯飞和临安大学数学系主任杨辉,这三人中,沈逸秋是以其众多的发明创造被评为三品国士的,其中一项发明是深井钻探技术的改良,这种改良后的钻探技术几乎和后世的钻探技术一样,并首次采用了铁制器具取代了原有的木制钻筒,只不过后世的钻筒使用了更为先进的合金铜,这项技术甚至被后人称为我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杨辉是因为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绩,仅凭其发明的“杨辉三角”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所以由我钦定,从原定的四品国士晋升为三品,云伯飞则是因为火器研究之故,但因为其所研究的领域乃是国家机密,在公布的成就上只是含含糊糊地写到,在兵器的研制上有独特的贡献,因此位列三品。
在最先的提名里,临安大学和皇家科学院的建议只是从四品国士开始,虽然我多次重申科技的重要,但包括沈逸秋在内的科学家们,都认为科学的价值不足以和三品或以上级别的官员相提并论,在百姓眼中,三品官员的确是官衔很高的朝中大臣了,就像工部尚书,也只不过是正三品官员,连宋朝伟大的科学家沈括也称自己的研究发明只是小玩意儿,可见古代社会对于科学的认知度是相当的低下了。
本來我是想直接将云伯飞等人直接提为二品科学国士,但长考之后,还是决定从三品国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