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罢赴“鸿门宴”,在“八·一南昌起义”为前敌总指挥的他对作战方案“一言不发”。

    江西省的九江,水陆交通发达,自古为赣北的物资集散地,九江市的南面又有被世人称之为“匡庐奇秀甲天山”的庐山,所以,商贾云集,达官显贵往返穿梭,并屯有重兵。

    七月的九江,溽热如蒸。

    身为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二十四师师长的叶挺,根据武汉国民**原定的“东征讨蒋部署”,率领第二十四师随同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自6月下旬从武昌出发至7月下旬抵达九江后,第二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和贺龙的第二十军及蔡廷锴的第十师都陆续到达,使本来就不大的九江市的大街小巷都是熙熙攘攘的军人,使本来溽热的天气又增加了热火燎燎的躁动,使人觉得心胸有一种压抑的烦躁,想吼几声什么,又吼不出来,这种莫名的滋味难受极了。

    这时,在位于九江市中心的碧波涟漪的甘棠湖中,有一只带顶棚的游船在宽阔的湖面上自由荡舟。湖中有五十米的长堤,堤上有宋代建筑的思贤桥,湖中的烟水亭最负盛名。这座古亭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时所建,相传亭子的基座是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瑜的点将台,初名取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别时茫茫江浸月”而叫“浸月亭”。北宋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而名“烟水亭”。此两亭俱在明嘉靖前废毁,明末在“浸月亭”旧址重新建亭,将“烟水亭”之名移至此亭,从此一直延续至今。后人又在“烟水亭”前修有石剑匣两座,亭内又增设船厅、纯阳殿、翠照轩、五贤阁、镜波楼等,委实是个吊古抒怀和供闲情逸致之士游览的绝好去处。

    那么,是谁在这大兵压境**味十足的紧张氛围中如此超脱物外呢?

    原来,游船中不是别人,恰恰是事关时下政局的风云人物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和中央军委代表聂荣臻以及第四军参谋长、中共秘密党员叶剑英。

    从船内的气氛看,浓烈而紧张,每个人的眉宇微锁,大有一种临战前的抉择。

    “希夷,我看张发奎叫我们上庐山,是他摆下的‘鸿门宴’!”一听这粗门大嗓,就知道发言者是虎将贺龙。

    “我看贺军长的看法有道理。”说话不紧不慢的聂荣臻接着分析道,“单从张发奎率部参加北伐以来,的确也打了不少硬仗,功不可没,不应该怀疑他的图谋。但是,此人一直追随蒋介石,对共产***的武装力量独立团心怀戒备,甚至遏制其发展壮大。最近,他又把汪精卫看成是他的精神领袖,亮出了他的‘分共’牌,强行要他部队中的共产党员要么宣布退出共产党,要么就离开部队。此刻,他叫你们马上去庐山,其中一定有诈。”

    一直没有发言的叶挺深知这次张发奎叫他和贺龙上庐山绝不是单纯讨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是还有别的什么目的。那么,果然是他摆下“鸿门宴”,为迎合蒋介石和汪精卫的**活动而利用我们对他的期望趁机来个先下手为强么?叶挺知道,最近以来,汪精卫和冯玉祥都公开亮出了**旗帜,中共中央为了挽救革命,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于7月13日在武汉召开了紧急会议,排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成立了由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和张国焘五人组成的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行使中央政治局职权,决定制订湘鄂赣粤四省“秋收暴动”计划,并委派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前往九江地区在张发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领导组织武装起义。所以,关于中共中央准备武装起义的消息,不仅在党内一些高级军事干部中知晓,就是连国民革命军中一些非共产党的高级军事干部也知道。张发奎就是中共中央在组织和发动武装起义中主要争取和依靠的非共产党员高级军事干部之一。可是,从张发奎的历史和现在的情况看,共产党是很难把他争取过来的。不过,现在要说张发奎是个顽固不化的**人物,也未必准确。因为,张发奎在北伐中的第四军所以战功不凡,除了他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四军师、团、营等各级干部中为数不少的共产党员起了重要的模范作用和先锋作用,加之共产党开展的农民革命运动的配合和支持,才使他步步飞黄腾达,一跃成为粤籍将领中屈指可数的首领之一和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莫非他真的要过河拆桥?叶挺与张发奎过去同在孙中山警卫团担任过营长,两个人是援闽粤军时期的老袍泽,虽然彼此在不少问题的看法不一致,甚至可以说在个别问题的认识上差距比较大,但是从北伐以来,都同为国民革命军,目标都是打倒北洋军阀,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可是,自北伐军攻占武汉以来,张发奎与共产党愈发貌合神离,共产党虽然积极争取他,可是谁知在国共两党出现严重分裂时他的屁股会真正坐在哪一边呢?从他最近“分共”的迹象表明,他要彻底摘掉“联共”的面具了。由此可以断定,他叫我和贺龙上庐山,一定是居心叵测、心怀鬼胎!叶挺想到这里,激愤地一拍游船里的船板:“看来张发奎想来个杯酒释兵权,这个‘鸿门宴’,我们不能赴!”

    一直下意识地注视叶挺神态的叶剑英见他直抒胸臆,方审慎地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他告诉叶挺、贺龙和聂荣臻,汪精卫已和张发奎密谋,这次将叶挺、贺龙召去庐山,是强行命令他们把部队调往被第二方面军控制的德安一带,如果他们不顺从,就趁机解除他们的兵权,以除后患。

    贺龙听完愤愤地说:“汪精卫和张发奎这一手可谓用心良苦啊!”

    叶挺鄙夷地一笑:“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狐狸再狡猾,也骗不过好猎手。”

    大家哈哈一笑,欢快的笑声伴着碧波飞扬。

    心直口快的贺龙急切地问道:“下一步怎么行动?”

    聂荣臻当即宣布临时中央*****会的决定:叶挺部队和贺龙部队,即日内以最快速度向江西省会南昌集结。

    “第二十四师明天就出发!”叶挺又一擂船板,“咚”地一声如雷霆落地。

    这时的南昌已是**味十足。

    这时的南昌又是欢乐的海洋。

    当叶挺率第二十四师官兵一开进南昌,整个南昌市立刻像开锅的水一般沸腾了。到处张贴着“欢迎铁军”、“铁军无往不胜”和“打倒蒋介石”一类口号的红绿标语,夹道欢迎的成千上万的群众手持鲜花和赤、橙、黄、绿等各种颜色的小旗,口号声伴着锣鼓声,震响在每个官兵的胸间,从脸上充溢着豪迈和荣光。

    但是,在这欢乐洋溢的氛围下,却聚集着疾风暴雨前的岑寂和冷森。

    急匆匆从九江赶到南昌的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报告说,张发奎7月29日在庐山与汪精卫、孙科等召开针对南昌可能要发动武装起义的**会议,蛮横地要强行命令叶挺和贺龙部队限期撤回九江,并将以“违抗军令”为名要严查叶挺和贺龙的罪名,还秘密下令逮捕一批像廖乾吾等在第二方面军中的共产党员高级军事干部。由此看来,汪精卫和张发奎真的要向共产党下手了,并且已经对于共产党将在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来取了军事扼制行动。

    武装起义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