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的观赏等级分为五个级别:老少咸宜的大众g级、建议10岁以下儿童有家长陪同的pg级、建议13岁以下儿童有家长陪同的pg-13级、限制级r级和严禁17岁以下青少年观看的nc-17,这五级分类多年来早已深入人心。八零.80txt./

    而对好莱坞影星咖位进行划分的a-list/a-r、b-list、c-list甚至是d-list经过媒体的频繁提及,也算广为人知。

    但其实在好莱坞,还有很多外人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根本不会在字典、电影教材、报纸杂志上被提及,就算提及了,也很可能含义完不同,因为这是专属于好莱坞行业内的“黑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filvie,在大众看来,这两个词都代表了电影,最大的区别大概是英国人爱用fil美国人爱用vie罢了。

    有很多美国年轻人对此感到不满:不就是fil起来严肃点,vie听起来口语化点么,你们英国人只用fil是不是觉得自己格调很高?

    但其实,filvie的区别,不是英式美式、格调高低的问题,而是专业与否的问题。

    fil确有“电影”的意思,仅作名词“电影”解释的时候,和vie的意思差不多,比如dfilvie的意思就相同。但fil了表示“电影”外,还有更丰富的含义,比如说“电影胶卷/胶片”,用作动词“把……拍成电影”,用作形容词“影评人(filritic)”,就连表示电影研究、电影产业之类更加高端严肃含义的时候,也用的都是fil而非vie,相比vie的含义无疑逊色单调很多。

    在英国,是民都喜欢用fil在美国,是观众影迷喜欢用vie,行业内人士还是普遍使用fil。

    当然了,如果有外行人参加好莱坞派对,你无论是说fil是vie,大家都是听得懂的,但你要是当着一个喜欢较真的导演说:“我很喜欢你的上一部vie。”,这名导演大概会立刻反驳说:“我拍的是fil不是vie。”

    filvie只是好莱坞行话的一个缩影,顺着上文的好莱坞电影观看分级往下讲,其实电影早在开拍之前,也是有着制作分级的,不是abcde这样的详细划分,而是大致被粗暴的分为a级片、b级片和z级片。

    ――这个a级片指的绝不是日本盛产的a/片,而是a-plctur,换成更通俗的解释说就是“电影大片”,投资最少数千万最多上亿、场景豪华、拍摄周期长、主演选择人气高的明星、上映时花大手笔宣传的那种电影。

    a-plctur这个词诞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到来,美国每周观影人数从一亿一千万猛降到六千万,好莱坞电影刚刚迎来黄金期就陷入了发展瓶颈,电影公司为了吸引观众,推出了双片制――把一部投资大制作精良的电影称作“a级片”,一部成本低廉、制作粗糙的电影称作“b级片”,观众购买一张电影票,就可以在影院里观看到两场电影。a级片算是正餐,b级片是附赠的餐后甜点。

    这就是好莱坞电影制作等级里的a级片和b级片,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延续使用到了如今。最新章节文阅读.QiuSHU

    五六十年代的好莱坞黄金年代过去后,美国经济也逐渐好转,并一步步确定了自己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美国人越来越有钱,好莱坞电影的投资也越来越大,b级片有时也不再是粗糙烂制的代表了――毕竟b级片成本再低,也是由正规的电影公司出品,经过严格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出来的――于是z级片应运而生。

    比起制作程序、发行渠道还算正规的b级片,z级片成本更低、拍摄周期更短,甚至有时连导演和演员都是业余新手――打个比方说,同样是导演个人风格浓郁、旅程故事背景的电影,b级制作费用的叫“公路片”,z级制作费用的就叫“摩托车片”。

    好莱坞电影制作,a级影片制作费用没几千万下不来,b级影片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有些制作费用上千万,但题材特别血腥暴力的影片也会被划为b级片,而z级电影,有时候只花几千几万美元就拍下来了。

    但是在好莱坞,电视剧的制作,成本想控制在六位数字以内,就绝对不可能。

    众所周知,美国电视剧的售卖,非常依赖剧集的长度,可以说是电视剧季数越多,后期获利就越丰厚――除了日间肥皂剧(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播出一集,以丰富的人物性格和不断与时俱进修改的剧情故事为卖点,美国最长的日间肥皂剧是1937年开播的《指路明灯》,至今已播出了一万多集)外,各大电视台的常规剧集(每周一集,从9月播到来年4月的那种)如果能累积到100集还没被砍掉,就会成被节目制作商打包卖给地方电视台、电视经营机构甚至是国外重复播放。

    早在1989年,就有权威机构做过调查:得益于英语在世界的流行程度和有好莱坞做后盾,美国虽然只拥有球5%的电视受众,却输出了球电视节目的三分之一,在不少娱乐产业不甚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甚至有60%-80%都完购买自美国。

    由于复制电视剧的成本几乎为零,多次售卖的成本也几乎为零,所以在美国,制作一部好质量好口碑的长寿电视剧,制作方是可以源源不断,连续多年的从这部剧集中获益的。

    这就大大的鼓励了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创作积极性,和对剧集质量的重视。

    也因此,美国各大电视台采用了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对观众口味无比重视,题材上采用普世策略(意为选用大众都有共鸣的题材,最大程度淡化地域色彩,便于球销售),而且也用昂贵的制作费来保证电视节目的品质。就为了能延长播放季数、使美剧被贴上了“制作精良”的标签,越来越多的被出口到国外,逐渐在世界的电视节目市场都拥有了不小的影响力,以便最大程度的养成电视节目品牌、获取电视剧后期利润,形成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良性循环模式。

    现如今的好莱坞,因为电视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电视剧的生产模式已经非常接近于b级片,甚至有所超越。

    abc、bc、fox等公众电视台的主打美剧,可能一集就要换一个导演、换一批制作人,每集剧本由十几位编剧共同讨论出,加上人气旺盛的话每一季度主演们的片酬都要上涨,还有灯光、造型、特效、后期等各个环节加起来,单集美剧制作费超越电影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虽然是电视剧,但现在的美剧也基本都选用电影胶片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