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例外,命运总会时不时给你盲盒,也许开出了复活节彩蛋,又或者是潘多拉的礼物,就如满足了命运肆无忌惮的意志。

    相对生活在1949年中国大地上的人们来说,与大部分仓皇奔逃相比,志弟却是另一种心情,那是一种胜利即将来临的欢欣和期待。

    每一天,不论是与工厂老板的谈判,还是与工友的走访面谈,身边的人,总能感受到志弟饱满的热情和气定神闲的稳重,给人一种力量,是一种果敢坚决的人生态度所带给别人的安全感。

    志弟自己也感觉到了这股力量。

    志弟从大田来到山城重庆,差不多快八年了。她时常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庆,从那么小的天地来到这么大的一个世界,见识了更多的人,在赵柱老师的带领下,几年来,在中国纺织工会重庆分会的工作,让自己经历了更多的事,内心不断成长、丰盈。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未来发展的轨迹和使命。秉持公正正义,为贫弱者鼓与呼,为工友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和尊严,奔走斗争。

    她感觉自己背后有万千兄弟姐妹,犹如广袤的海洋,用昼夜不停的呼吸,给自己持续的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最重要的支点,那就是书荣,能够陪伴彼此,一起携手走过漫长的人生。

    志弟感觉书荣对于自己有一种神秘而天然的吸引力。

    志弟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对自己这个最小女儿的又爱又恼的无奈表情。

    赫家三姐妹,前两个是温婉的代表。但到了她,自小爱打抱不平,犹如绿林好汉,而且力气比很多同龄男孩子都大。

    常常有人上门理论:“赫老爷,你们家三小姐把我家勇娃推到水田里去了,大冬天的,你得管管。”

    “对不住,我一定好好教训她。”赫老爷道歉不迭。

    每当爹把自己叫到面前准备严加训斥的时候,她总会说出一番振振有词的道理,让爹下不了台。

    “谁叫勇娃欺负人?”

    “谁叫他强抢别人的东西?”

    说话文绉绉的爹爹气恼语塞后,往往会说:“女孩子居然还打架,不成体统,我是管不了了,叫你娘来管管你这个野丫头。”说罢摇摇头走开了。

    不过,一直以来,志弟却是最爱呆在爹爹的身边。

    虽然自己不爱背诵那些完全听不懂的古文,却很爱听爹爹讲古今故事,众多的历史掌故,在爹爹神采飞扬的讲述中,娴熟地旁征博引、神奇运用,故事中的人物就像从讲述中走了出来,在赫家堡的夜晚,陪伴着志弟度过无数漫长的夜。

    在这个时候,总会觉得爹原来是这么有趣有魅力的人。

    她在想,这是不是当时一见儒雅的书荣,就感觉有一见如故的原因?

    其实对于志弟来说,书荣的名字很早就听说了。

    在大田,好学、上进、自律的书荣就是好青年的代名词。特别是当年他考上重庆津怡高中后,更是成为大田的新闻头条,连轻易不出门应酬的爹,也破天荒地参加了书荣家的升学宴,回家后,还在感慨:“刘家出了这么上进的后生,反而我们赫家读书人越来越少了。”

    志弟总是会记得那一次,自己与他的初见。

    那是在当年自己和两个同学北行失败,被二叔送回大田,回赫家堡的路上,远远的,人群之中,一个英俊儒雅的青年看着自己。浓眉下的双眼投射出的某种关切,让自己的心弦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