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狗都叫累了,热气球才被拽下来,看样子站个人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对天气的要求太大,目前不太好操控。

    朱标收回目光看向一旁的工部尚书,脸上的喜悦并不大,这两个东西都不难,甚至可以说原理非常简单,工部拖延这么久才给出答卷实在让人失望。

    纵然是因为平民煤耽搁了,但工部属官办事效率低下也是真的,如果下一件还是如此,那也不用等到明年宋濂回来,明天就得换一个工部尚书了。

    工部尚书本就处于敏感状态,立刻就感应到太子温和面貌下的冷漠,慌忙开口说道:“此两者都研造出来许久了,只是碍于殿下公务繁忙,加上初品粗陋所以才耽搁了,下一件定然让殿下满意。”

    朱标笑道:“那本宫就拭目以待了。”

    工部尚书领路走到一处颇为偏僻的院子内,也没敢领着朱标走进去,在门口吩咐一声之后就有人捧着托盘上前。

    里面满满的都是黑色颗粒状物质,宛如细碎的石子儿,朱标却是眼前一亮,上前仔细看了一会儿说道:“可试验过了?”

    工部尚书松了口气笑道:“试验过了,威力更大了,装添也更容易了,而且这种枪药防潮也容易了许多。”

    朱标这才露出由衷的笑容,自元以来使用的火药都是粉末状的,威力不算大而且填装不易,运输不便、燃速不均匀、极容易受潮等诸多问题,使得火器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基本就看天意。

    作战的时候一遇风雨阴天,火药极难防潮,受潮后根本燃烧不起来,之后火器就都变成废铁了,想在用非得等到烈阳天曝晒才行,打仗要命的关头哪里等的起天气。

    除此以外,粉末火药运输也不方便,因为粉末状火药在运输颠簸的过程中因自身重量不同的硫磺粉、木炭粉和硝石粉会相互分离开来,密度最大的硝石粉会居于火药桶的底层,最轻的木炭粉则会处于火药桶的表层,这必然会使得火药威力下降,甚至是根本点不着。

    使用前,除非将火药全部倒出重新混合起来才行,但这在战争不紧急的时候还有时间操作,一旦发生紧急的战争则根本无法迅速取用。

    因为有炸膛的风险,朱标自己是没用过如今的火器的,但毕竟领过军,也跟火器士卒交流过,对火器还是有点了解的,如今粉末状的黑火药在枪管内受力时很容易挤压在一起,这样在点火时会因缺氧而无法完全燃烧,这降低了火药的威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明士卒都会避免将火药装填的太紧,但太松也不行,因为这也会降低火药的威力。

    最好的操作就是在往枪膛里装火药时故意不装太满太紧,不过这虽然可以发挥出火药的威力,但对枪手的经验和技巧要求很高,未经长期训练的普通人难以学会使用火器。

    这也是为何弓弩依旧占据明军主要远程作战武器的地位,火器现在的问题太多,不能能先解决颗粒火药的问题也很让朱标满意了。

    火药的进步定然会对火器普及和发展做出促进作用,这事毋庸置疑的。

    朱标放下手中的黑色颗粒抖了抖手道:“是何人研发的,本宫要重赏。”

    朱标记得不大清楚,只是大概记得火药颗粒化的出现不是在嘉靖年间就是万历年间,能提前出来一二百年就是很大的进步了。

    工部尚书先回答道:“这也多亏了殿下,殿下特赐工部工匠酒食不断,工部匠人王二意外发现在火药中加入烈酒以及草木灰等物风干之后即可得到颗粒化火药。”

    朱标闻言自然也是高兴的,按理说如今的时局,酒可是稀罕物,朱元璋也严令禁止民间私自酿造酒水,毕竟要耗损太多粮食。

    官酿的酒可不是寻常人能喝得到的,更别说工部穷苦工匠们了,但有此来工部视察问询工部匠人们有什么需求,就有一个匠人提出太子爷能不能赏赐些酒水。

    朱标思虑过后还是应允了,虽然喝酒误事的多,但喝酒后灵光一闪的也不少,想着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就是灵光一闪,所以就答应了,何况也不是无限制供应,挺多提提神,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朱标笑着摆手道:“本宫岂会抢占匠人的功劳,爱卿也是领导有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