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卡马克装置中,氘氚混合气体被注入了反应室。

    套在反应室一圈的环形超导线圈放电,在内部产生了横向磁场。

    紧接着,超导线圈反向放电,于是内部磁场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极速切换的两个方向磁场,在氘氚气体反复横跳,随即感应出了电流。

    就这么反复狂搓N次,氘氚气体便被电离成了等离子体,而原先的磁场也被禁锢在了等离子体中。

    接下来,超导线圈继续加大电流强度,在外围产生更强大的反向磁场。

    由于洛伦兹力产生的箍缩效应,会将等离子体向内部压缩。

    同时,位于反应室两侧的磁镜线圈,也释放出强大的磁场,将带电等离子体反弹,因此也叫磁镜效应。

    磁镜效应下,等离子体会从两端向中间压缩。

    于是,原本充斥了整个反应室的氘氚气体,被搞成了一上一下,两团等离子体。

    因为位于外部的磁力线直接断掉,上下两团等离子体内的磁力线会各自与其反向的磁力线重新完成牵手,形成一上一下,两个方向相反、却刚好对称的全新磁力线循环。

    以上所述的过程,是从整台FRC生成器横截面角度的讲解。

    如果从立体的角度上考虑,生成的就是一个具备通心管形状的“扳指”。

    至此,一个扳指形状的反场构型,新鲜出炉。

    在这样一个反场构型中,等离子体被禁锢在其内部的磁场中,与外部的容器壁完全隔开,是一个稳定的“磁容器”。

    而等离子体内部电流产生的欧姆效应,反场构型具备了一定的初始温度。

    再加上微波加热装置的作用,反场构型一经诞生,便完成了预热。

    (*注:这是搓反场构型的简单描述,我看有不少人想看,就简单总结了一下,希望别怪咱水)

    看着挺热闹,其实整个过程,只耗时10秒。

    在位于更外层的超导线圈所产生磁场的牵引下,反场构型被注射进了下方的球形反应室,并被布置在反应室外壁后的超导所产生的磁场,稳稳悬浮在球心上。

    下一步,液态锂钠混金属合液从球体底部的注入管道涌入球体内部,并随着逐渐旋转起来的球体,被均匀摊开内壁上。

    就在金属溶液的厚度达到一个临界点,张力不足以支撑其倒挂的自重时,36根早已完成加压的蒸汽锤,动了。

    咚!

    巨大的压力下,锂钠混合溶液被推动着,急剧压缩位于空腔中心的反场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