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运河论
“将军,建业那边不出所料开始内乱了。不管是淮泗派还是本土派,现在都开始人人自危,江东的政治向心力已经快要崩了。”邓艾把江东的情报送到了马谡的手上,看上去心情很不错。在此之前,江东内部派系一直被孙权制衡的非常稳定。淮泗派官员与本土派官员在内部对峙之中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以此维持着江东仅有的政治向心力。但因为诸葛恪突然兵变,淮泗派与本土派的矛盾骤然激化了。本土派担心淮泗派提前通敌,淮泗派害怕被牵连,整个江东已经是人人自危了。在此基础上,两淮前线已经收到好几条东吴大族的投诚信了。其中淮泗派本土派都有,孙权辛苦制衡几十年的心血算是全白费了。“从中甄别出淮泗出身的官员,其余的扔了就行。”虽然因为机缘巧合之下,伐吴的形势一下子好了不少。但马谡依然十分冷静的选择了甄别投降派系,以此最好战后清算的准备。季汉和东吴之间的仇恨,可比与曹魏的仇恨大多了。不仅先帝因东吴而死,而且季汉当时的年青一代基本全毁在了夷陵大火之中。如此血海深仇,自然不是一言两语就能了结的。所以就算马谡不说,朝廷里也有很多人卯足了劲打算好好算算账了。对于大汉和东吴的那一笔烂账,邓艾也很了解。于是在这件事上他很默契的闭上了嘴,老老实实的按照马谡的吩咐开始甄别投诚者。不过,马谡虽然愿意接受部分江东派系的投诚,不过他并不信任他们。在甄别淮泗投诚的同时,马谡依然与江东山越做联系。接下来,马谡的计划就是老老实实在两淮屯耕了。毕竟诸葛亮亲自发话了,马谡要是再去故意发起战事消耗关东势力可真就要挨抽了。两淮屯耕也在马谡的重新稳下来,开始了走上正轨。两淮屯耕主要受限于当地的水利,以及被破坏严重的道路情况。尤其是残破的道路,即便现在也仅有几条主干道能用,严重拖累两淮屯耕。基于这个情况,马谡开始在农闲时征发淮北百姓往淮南大修基建。修筑基建,自然是要用朝廷摊派的徭役,命百姓无偿前来劳作的。这对于百姓生活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所以整个季汉都是严格约束徭役摊派时间和规模的。非战事的情况下,都不允许在农时摊派徭役。而且即便摊派徭役,也不允许搞大规模征发,尽可能的降低对黔首的压力。但是让马谡没想到的是,他这边征发百姓的文书刚发出去没两天,就有大量良家子主动前来应征了。仅仅数日时间,两淮主动前来应征的百姓远远超出预想人数。没办法,两淮这边的基建被魏吴两家嚯嚯的确实太残破了。这些当地百姓因为这個是深受其害,早已经快要忍无可忍了。要是马谡再不注意此事,恐怕两淮很多宗族就要自己掏钱修路了……看到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前来应征的黔首超出预想中的两倍以上,马谡顿时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看样子自己担心徭役劳民的情况,确实是多虑了。水渠与道路,是古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两项基建之一。前者可以提高耕地的产出与肥力,后者降低了粮秣的损耗。当然,基建并不仅仅只有这两条。为了粮秣转运方便,朝廷还会在各个交通节点上修筑粮仓储存,以此降低粮秣的损耗。这些自秦汉大一统开始,中原王朝已经干了无数次了,大部分百姓早已经熟悉流程了。所以在征发之后甚至不用官府招呼,黔首就知道该干什么。自寿春至合肥,两淮数万百姓在官府动员下大举修缮道路。原本难以支撑需求的两淮道路,很快就得到了一定的修复。“看样子我还是低估了大汉百姓的工作效率与勤劳程度了……”在修缮工程进行之时,马谡还亲自巡视了一番。望着许多不用招呼,自己就热火朝天开干的百姓,马谡不由咂舌道。“这是正常情况,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园。”邓艾对此倒是还不意外,甚至还嫌弃活干的太慢了。“很多百姓世代居住于此,这道路损坏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也很大。况且应征徭役朝廷还会提供口粮,大部分良家子都是十分乐意应征徭役的。”“可惜了,即便是把两淮所有的道路恢复至后汉时代的规模,能降低的运输损耗也是有极限的。”马谡轻轻的摇了摇头,望着地图眉头紧锁道。整个中原水系与两淮水系是连通的,但中间水力非常疲软。想从寿春向中央运送粮秣,中途还是要走很长一段陆路,这损耗就非常大了。于是,在见到征召的两家子基建建设速度如此之快,马谡又多了一个新的想法。若是有机会从中开挖出一条自两淮江东直达洛阳的运河,显然对朝廷的运转非常有利。而且也可以顺利打击江东自守势力,加强朝廷在东南的控制力。这便是历史上隋朝时期修缮的京杭大运河。一条从杭州直达洛阳的运河,对南北统一有着巨大的帮助。但他的缺点显然也很大,那就是太过劳民伤财了。如此庞大的工程,甚至需要动员整个关东的百姓参与其中,动工数年方能成功。所以,在沉思良久之后,马谡还是摇了摇头将这个年头给按了下去。虽然很想削弱关东势力,但让他逼整个关东所有人耗尽一切去干这种大规模奇观,他还是做不出来。更何况中原已经经历几十年的混战了,底层黔首已经疲惫不堪了。乱世之后,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罢了,我就把开挖运河的理论给整出来就行了。至于什么时候开挖运河,还是等后人去干吧。”马谡轻轻的摇了摇头,在沉思良久之后最终做出了决定。运河可以不挖,但是开挖的理论支持务必要提前搞出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