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戏志才走到地图一旁,指着上面说道:“主公,以及诸位请看,目前,迁到北地的百姓主要还是集中在雁门郡和定襄郡,我们依托长城防线,构筑起的一个保护圈。
敌人想要南下,一是从强阴南下,越过雁门关山,打开平城,直抵雁门郡治所阴馆,二是,沿荒干水,抵达云中,转道桐过,骆县,从偏关东进,至武州、马邑,或者从偏关直接南下进入西河郡。”
(古代的雁门关和现在的不一样,《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说:“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所以最早的雁门山,其实应该是在阳高县以北的。和现在所说的代县离得很远。
偏关是山西忻州市下辖县,因战略地位显著,元代设重兵把守并改为偏头关,明代在长城一线设九边重镇,山西境内共两处,一为大同镇,另一处为山西镇驻防在偏关。偏关地处晋西北的晋蒙交界处,西北方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北依长城与内蒙清水河县接壤,东南部与山西诸县毗邻,境内长城纵横交错,曲折蜿蜒,山河关堡星罗棋布。)
敌人想要南下,一是从强阴南下,越过雁门关山,打开平城,直抵雁门郡治所阴馆,二是,沿荒干水,抵达云中,转道桐过,骆县,从偏关东进,至武州、马邑,或者从偏关直接南下进入西河郡。”
(古代的雁门关和现在的不一样,《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说:“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所以最早的雁门山,其实应该是在阳高县以北的。和现在所说的代县离得很远。
偏关是山西忻州市下辖县,因战略地位显著,元代设重兵把守并改为偏头关,明代在长城一线设九边重镇,山西境内共两处,一为大同镇,另一处为山西镇驻防在偏关。偏关地处晋西北的晋蒙交界处,西北方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北依长城与内蒙清水河县接壤,东南部与山西诸县毗邻,境内长城纵横交错,曲折蜿蜒,山河关堡星罗棋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