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孙叶香长到了十六岁,正是碧玉华年,长得落落大方,虽然衣裳不够精美,也没有上好的胭脂和华丽的首饰,但是孙叶香看着白净甜美,走在村落里,时常引得来往之人注目。
这日清晨,孙叶香刚从床上爬起来,正打算去菜园子里松土施肥,邻居家的儿子许晔过来叫她上山寻柴。许晔今年十七岁,比孙叶香大了一岁,身形高瘦,面如冠玉,剑眉星目,见了谁都是笑容可掬。许晔自幼和孙叶香一同长大,青梅竹马,又加上许晔年长孙叶香一岁,许晔处处照顾着孙叶香,如今二人已长大,也无须避嫌。
孙叶香发现柴房的柴木的确快用完了,一般都是后娘钱氏烧火做饭用的,钱氏和孙叶香的关系有些疏远,孙叶香大可不必替她去寻柴木,但若没有柴木,爹爹孙建不会让钱氏自己动手去寻——有许氏的前车之鉴,孙建定不会让钱氏操劳过甚,所以到最后,也无非是爹爹孙建自己上山寻柴。
于是孙叶香索性自己去寻柴火,替孙建分担一些体力活。孙叶香换上了一双质地坚硬的草鞋,衣裳也是旧年的粗布衣裳,一同和许晔上山寻柴去了。
许家村坐落在山脚下,这座山高耸入云,山上生活着各类奇珍异兽,也长满各种树木藤草,小时候孙叶香经常跟爹爹来山上打猎,孙建行动迅捷,箭术高超,时常能捕猎到许多野兔,孙叶香只要跟在孙建身后,提着那些中箭的野兔即可。但是随着年华逝去,孙建逐渐苍老,箭术也渐渐荒废了,射不中野兔,孙建很少再捕猎了,孙叶香也很久没上山了。
上山经常有野兽出没,孙叶香也不敢一个人上山,许晔看着树林中的一连串脚印,一边沿着走,一边和孙叶香道:“看这些脚印,像是野猪的,顺着走,肯定能发现野猪老窝的。”
孙叶香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说:“可别了吧,我们都不是身强力壮的人,等会儿在这林子里遇见野猪,只有我们被吃的份,我们还是快些去安全的地方,寻一些好烧的干燥柴木吧。”
孙叶香打消了许晔好奇的念头,两人到了一片安全的林子里,因为最近天气炎热,没有下过雨水,所有的木头都是干燥的,不仅好烧无烟,也不会因为水分占重量。
孙叶香开始拾捡地上的小木枝,许晔则用镰刀砍一些树木的枝干,两人忙活了半天,终于捆了两捆好用的柴木,孙叶香那捆比许晔那捆稍微轻一些。孙叶香掂量掂量,寻思着再多加一点柴木,于是在地上寻找合适的,便瞧见沟里有一株与野草不相同的植物,在这里生长了一大片。
孙叶香仔细端详着这株植物的叶子,和一旁忙碌的许晔道:“你瞧这植物,长得真奇特。我们倒不如把它挖了,给村里的老人看看到底是什么。”
许晔笑道:“好呀。”许晔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抱有极高的兴致,方才想要去追寻野猪的老窝,但是为了两人安全考虑放弃了,这次的这株独特的植物,让许晔也兴致盎然。许晔用镰刀细致地松动根部附近的泥土,将这株植物小心翼翼地挖出来,只瞧着它的根部长着一个硕大的块茎。
“好像马铃薯啊,不过比马铃薯大的多。”孙叶香说着,用手摸着这个褐红色沾着泥土的块茎,她将这株植物放到自己那一捆柴木里,然后和许晔一起下了山,回到自己家中。
孙叶香将厚实的柴木放到了柴房,这次上山寻来的柴木又够用好几日了,孙叶香将里头的植物取出来,准备拿给爹爹孙建看。孙建正在田地里做农活,到了傍晚时分才蹒跚回来,满身都是汗水和疲惫。
孙叶香和钱氏双双迎接出来,孙叶香是个藏不住事情的,立马将那株植物拿出来给孙建看,钱氏半是玩笑半是责怪地说:“你爹忙了一整天,这会子刚回家,你该让你爹休息休息才是,这些什么玩的东西,晚一点再来问你爹。”
孙叶香当即不快,这话说的好像孙叶香一点也不体贴孙建似的。孙叶香自幼便有这个习惯,孙建一到家,孙叶香就和他分享今天遇到的事情,或者分享找到的东西,每当这个时刻,孙建也会花时间和孙叶香交流,弥补许氏残缺的那一份母爱。
孙建溺爱地说:“没事。”然后从孙叶香那里接过那株植物,孙建仔细看了植株,和下面非常大的块茎,然后笑盈盈和孙叶香说:“这是莨薯,可以用来做莨缎的。”
孙叶香注视着这株自己带回来的莨薯,笑着说道:“那爹爹,我们可以用来做莨缎呀,不管是做来自己裁衣裳穿,还是卖给别人,都挺好的,为何不利用起来。”
孙建疲惫地笑了笑,他坐在一把方椅上,喝了钱氏端上来的茶水,稍微感觉恢复了一些体力。“事情没有你想得这么简单,”孙建说,“莨薯做成莨缎,需要非常多的步骤和工程,不仅需要手艺和技巧,还需要大量功夫和金钱。再者,这么一点儿莨薯,也不够做莨缎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孙叶香劝着爹爹,“爹爹,我今天和许晔去山上寻找柴木,在一片沟壑之间,看到了一大片这样的植株,看它长得好,才带回来让爹爹看的,既然有用,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呢?卖给别人也行。”
孙建听孙叶香说有大片的莨薯植株,也起了兴致,第二日和孙叶香入山,果然看到大面积的野生莨薯植株,且长得都非常好,孙建和孙叶香两人忙活了大半天,将植株采了,卖给当地制作莨缎的人,赚了一大笔钱。
孙建虽然年迈,但是却想到一个致富的好妙招,他卖莨薯赚来的银两并没有乱花,而且买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然后从山上将野生的莨薯植株移植过去,并且又用块茎种植了一些莨薯植株,然后将这些莨薯卖给做莨缎的人。如此过了几年,孙建家里已经非常富有了,通过种植莨薯,成为了许家村有名的富豪。
成为富豪之后,孙家一切都变了。原来他们一家,是外来人,然后祖祖辈辈一直待人亲和,便落了一个温柔的外来人印象,永远和“外来人”三个字绑定在一起,如今钱财雄厚,许家村的人都亲切地将他们当作许家村人——有钱的许家村人。
孙建自然十分欢喜,经常出银两修建学社和祠庙,许村人自然更加喜欢孙家,孙家在许家村的名望越来越响亮。孙叶香日子也过得开始逍遥起来,不用再做农活,只消做一些记账的劳务,有许多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写字,充实自我。加上孙叶香长得不错,又家境殷实,村里时长有人向孙建提亲,每次孙建问孙叶香的想法时,孙叶香都回绝了,她暂时没有特别心仪的人选,孙建十分宠溺女儿,并不强迫孙叶香,十分尊重她的想法。
另外一个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便是钱氏了。钱氏自有在贫苦的家庭出生,后来嫁了一任丈夫,也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加上前任丈夫重病,更是花了许多银两,前夫病逝,未曾给钱氏留下一儿半女,没有任何积蓄,反而使钱氏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这日清晨,孙叶香刚从床上爬起来,正打算去菜园子里松土施肥,邻居家的儿子许晔过来叫她上山寻柴。许晔今年十七岁,比孙叶香大了一岁,身形高瘦,面如冠玉,剑眉星目,见了谁都是笑容可掬。许晔自幼和孙叶香一同长大,青梅竹马,又加上许晔年长孙叶香一岁,许晔处处照顾着孙叶香,如今二人已长大,也无须避嫌。
孙叶香发现柴房的柴木的确快用完了,一般都是后娘钱氏烧火做饭用的,钱氏和孙叶香的关系有些疏远,孙叶香大可不必替她去寻柴木,但若没有柴木,爹爹孙建不会让钱氏自己动手去寻——有许氏的前车之鉴,孙建定不会让钱氏操劳过甚,所以到最后,也无非是爹爹孙建自己上山寻柴。
于是孙叶香索性自己去寻柴火,替孙建分担一些体力活。孙叶香换上了一双质地坚硬的草鞋,衣裳也是旧年的粗布衣裳,一同和许晔上山寻柴去了。
许家村坐落在山脚下,这座山高耸入云,山上生活着各类奇珍异兽,也长满各种树木藤草,小时候孙叶香经常跟爹爹来山上打猎,孙建行动迅捷,箭术高超,时常能捕猎到许多野兔,孙叶香只要跟在孙建身后,提着那些中箭的野兔即可。但是随着年华逝去,孙建逐渐苍老,箭术也渐渐荒废了,射不中野兔,孙建很少再捕猎了,孙叶香也很久没上山了。
上山经常有野兽出没,孙叶香也不敢一个人上山,许晔看着树林中的一连串脚印,一边沿着走,一边和孙叶香道:“看这些脚印,像是野猪的,顺着走,肯定能发现野猪老窝的。”
孙叶香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说:“可别了吧,我们都不是身强力壮的人,等会儿在这林子里遇见野猪,只有我们被吃的份,我们还是快些去安全的地方,寻一些好烧的干燥柴木吧。”
孙叶香打消了许晔好奇的念头,两人到了一片安全的林子里,因为最近天气炎热,没有下过雨水,所有的木头都是干燥的,不仅好烧无烟,也不会因为水分占重量。
孙叶香开始拾捡地上的小木枝,许晔则用镰刀砍一些树木的枝干,两人忙活了半天,终于捆了两捆好用的柴木,孙叶香那捆比许晔那捆稍微轻一些。孙叶香掂量掂量,寻思着再多加一点柴木,于是在地上寻找合适的,便瞧见沟里有一株与野草不相同的植物,在这里生长了一大片。
孙叶香仔细端详着这株植物的叶子,和一旁忙碌的许晔道:“你瞧这植物,长得真奇特。我们倒不如把它挖了,给村里的老人看看到底是什么。”
许晔笑道:“好呀。”许晔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抱有极高的兴致,方才想要去追寻野猪的老窝,但是为了两人安全考虑放弃了,这次的这株独特的植物,让许晔也兴致盎然。许晔用镰刀细致地松动根部附近的泥土,将这株植物小心翼翼地挖出来,只瞧着它的根部长着一个硕大的块茎。
“好像马铃薯啊,不过比马铃薯大的多。”孙叶香说着,用手摸着这个褐红色沾着泥土的块茎,她将这株植物放到自己那一捆柴木里,然后和许晔一起下了山,回到自己家中。
孙叶香将厚实的柴木放到了柴房,这次上山寻来的柴木又够用好几日了,孙叶香将里头的植物取出来,准备拿给爹爹孙建看。孙建正在田地里做农活,到了傍晚时分才蹒跚回来,满身都是汗水和疲惫。
孙叶香和钱氏双双迎接出来,孙叶香是个藏不住事情的,立马将那株植物拿出来给孙建看,钱氏半是玩笑半是责怪地说:“你爹忙了一整天,这会子刚回家,你该让你爹休息休息才是,这些什么玩的东西,晚一点再来问你爹。”
孙叶香当即不快,这话说的好像孙叶香一点也不体贴孙建似的。孙叶香自幼便有这个习惯,孙建一到家,孙叶香就和他分享今天遇到的事情,或者分享找到的东西,每当这个时刻,孙建也会花时间和孙叶香交流,弥补许氏残缺的那一份母爱。
孙建溺爱地说:“没事。”然后从孙叶香那里接过那株植物,孙建仔细看了植株,和下面非常大的块茎,然后笑盈盈和孙叶香说:“这是莨薯,可以用来做莨缎的。”
孙叶香注视着这株自己带回来的莨薯,笑着说道:“那爹爹,我们可以用来做莨缎呀,不管是做来自己裁衣裳穿,还是卖给别人,都挺好的,为何不利用起来。”
孙建疲惫地笑了笑,他坐在一把方椅上,喝了钱氏端上来的茶水,稍微感觉恢复了一些体力。“事情没有你想得这么简单,”孙建说,“莨薯做成莨缎,需要非常多的步骤和工程,不仅需要手艺和技巧,还需要大量功夫和金钱。再者,这么一点儿莨薯,也不够做莨缎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孙叶香劝着爹爹,“爹爹,我今天和许晔去山上寻找柴木,在一片沟壑之间,看到了一大片这样的植株,看它长得好,才带回来让爹爹看的,既然有用,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呢?卖给别人也行。”
孙建听孙叶香说有大片的莨薯植株,也起了兴致,第二日和孙叶香入山,果然看到大面积的野生莨薯植株,且长得都非常好,孙建和孙叶香两人忙活了大半天,将植株采了,卖给当地制作莨缎的人,赚了一大笔钱。
孙建虽然年迈,但是却想到一个致富的好妙招,他卖莨薯赚来的银两并没有乱花,而且买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然后从山上将野生的莨薯植株移植过去,并且又用块茎种植了一些莨薯植株,然后将这些莨薯卖给做莨缎的人。如此过了几年,孙建家里已经非常富有了,通过种植莨薯,成为了许家村有名的富豪。
成为富豪之后,孙家一切都变了。原来他们一家,是外来人,然后祖祖辈辈一直待人亲和,便落了一个温柔的外来人印象,永远和“外来人”三个字绑定在一起,如今钱财雄厚,许家村的人都亲切地将他们当作许家村人——有钱的许家村人。
孙建自然十分欢喜,经常出银两修建学社和祠庙,许村人自然更加喜欢孙家,孙家在许家村的名望越来越响亮。孙叶香日子也过得开始逍遥起来,不用再做农活,只消做一些记账的劳务,有许多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写字,充实自我。加上孙叶香长得不错,又家境殷实,村里时长有人向孙建提亲,每次孙建问孙叶香的想法时,孙叶香都回绝了,她暂时没有特别心仪的人选,孙建十分宠溺女儿,并不强迫孙叶香,十分尊重她的想法。
另外一个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便是钱氏了。钱氏自有在贫苦的家庭出生,后来嫁了一任丈夫,也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加上前任丈夫重病,更是花了许多银两,前夫病逝,未曾给钱氏留下一儿半女,没有任何积蓄,反而使钱氏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