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语气更重,话中深意一听便知。

    宋宝璐听得几句唯唯诺诺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慌里慌张地道歉。

    “回去再拟!给你三次机会,若找不出合适之人,李尚书,你自己去担任大理寺卿之职。”

    吏部尚书是正二品,大理寺卿是正三品。若这位李尚书真从吏部尚书贬为大理寺卿,可就是奇耻大辱。

    没一会儿,宋宝璐瞧见一位身穿绯色官服的男子走了出来,这就是摄政王口中的李尚书。他面色通红,满头大汗,脚步踉跄,大约是被摄政王骂得心慌意乱。

    宋宝璐跟着陈管家对李尚书施了一礼,发现乍暖还寒的三月,李尚书后背湿了一片,足见摄政王威严煌煌,非常人可以承受。

    宋宝璐怕砸了饭碗,想等摄政王心情好的时候再来,便低声道:“陈叔,今儿个摄政王还有朝政要忙,不如我改日再来。”

    陈管家想着要尽早完成摄政王的交代,给小世子找到合适的丫鬟,可他也怕进去碰钉子,正左右为难,知津斋里头已经传来闷闷的声音:“谁在外头?”

    陈管家只好硬着头皮,给了宋宝璐一个“一起面对狂风暴雨吧”的眼神,两人一同走进知津斋。

    这回宋宝璐可不敢抬头四处乱瞟,怕惹得摄政王一个不高兴,让她滚出摄政王府。她乖乖地低着头,跟在陈管家后面,亦步亦趋,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陈管家道:“王爷,两天前,您吩咐雇一位丫鬟照顾世子。奴才依照您的吩咐,张罗了三场考核,找到宋宝璐这么一位才貌双全、聪颖细心的女子,这会儿领过来请您过目定夺。”

    宋宝璐规规矩矩地磕了个头,道:“奴婢宋宝璐见过王爷。”

    她分明感觉到有一双灼灼目光在她身上流转,如芒在背。

    陈管家见王爷面无表情地盯着宋宝璐,不由得冒冷汗,王爷不会第一眼就不喜欢宋宝璐吧?那我究竟该找什么样的丫鬟来,王爷才能满意呢?

    知津斋里静悄悄,从窗户照进来的阳光无声地洒在地上。宋宝璐大气不敢出一声,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终于,摄政王项则发话道:“才貌双全?那本王考考你,我们所在的书房名称作何解?”

    王爷的声音已经没了先前训斥李尚书的严厉,宋宝璐稍稍宽心,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回禀王爷,知津斋中的‘知津’二字,出自《论语》,意为识途。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王爷取‘知津’二字作为书斋名,奴婢斗胆猜一猜,旨在多学多思方能辨明人生之路。”

    陈管家颇为吃惊,他知道宋宝璐识字,但没想到她对古书典籍信手拈来,还敢妄自猜测王爷的心思。

    他虽然听不懂宋宝璐叽叽哇哇说了什么,但从王爷的神情可以看出,王爷满意她的回答。

    宋宝璐一直低着头,看不到项则神情变化,心中慌乱不安,生怕惹得王爷不高兴。忽然又听见项则道:“寻常丫鬟大字不识一个,你却能说出这些。”

    “家父原是一名秀才,奴婢跟着家父读过几本书,所以认得几个字。”

    “秀才之女出来做丫鬟,岂不委屈?”

    宋宝璐将身子伏得更低,“家父病逝,家道中落,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还请王爷收留成全。”

    项则身为摄政王,知晓天下事,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道中落、变卖为奴”之事早已习以为常,也就没在这上面留心,在他心里,自然是小世子的成长更加重要。